古代的冷飲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8-01 16:51:34 | 來源: 光明網(wǎng) |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天氣越來越熱,雪糕、冰激凌等冷凍冰鎮(zhèn)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那么,沒有電器的古代,人們是怎樣吃到冰凍食品的呢?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奴隸社會,我國就有了儲藏食品的“冰鑒”,在《周禮》中就有冰鑒儲藏食品的記載:“祭祀供冰鑒。”《詩經(jīng)》中也有奴隸冬季鑿冰儲藏,供貴族夏季食用的記載。周朝的時候,官府還設(shè)置了專門負(fù)責(zé)取冰、用冰的官員——“凌人”。三國時,人們開始把周代以來建在地下的“冰庫”“凌室”“凌陰”搬到了地上,建造了“冰臺”?!段褐尽防锞陀羞@樣的記載:“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臺以藏冰,為凌室,故號冰井。”這時候的冰還只是皇親貴族享受的專利品。到了隋唐時期,民間肆坊才開始出現(xiàn)土冰庫,用冰儲藏食品制造食品的方法得到了進(jìn)一步的普及。
唐朝時,京城長安出現(xiàn)了專門靠冰發(fā)財?shù)纳倘??!短妻浴氛f:“蒯人為商,賣冰于市。”《云仙雜記》也說:“長安冰雪,至夏月,則價等金璧。”這說明當(dāng)時藏冰已用于交易,只是價格昂貴。到了唐末,隨著制火藥的硝石的大量開采,人們發(fā)現(xiàn)硝石溶于水時吸收大量的熱,可使水溫降到結(jié)冰。于是人們開始在夏天制冰了。《杜陽雜俎》中詳細(xì)記錄了當(dāng)時制造冷飲的方法。冷飲開始大量進(jìn)入市場。南宋詩人楊萬里“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玉米盤底碎,雪到口邊消”的詩句,就是對一種名叫“冰酪”冷飲的贊美。
這種制造冷飲的方法,直到13世紀(jì),才被馬可·波羅帶到意大利,被一個名叫夏爾信的人使用。他在馬可·波羅帶回的配方中,加入桔子汁、檸檬汁等果汁,制造出了“夏爾信”系列飲料。這種飲料迅速傳遍意大利,并很快傳到法國、英國以至整個歐洲。
相關(guān)新聞
新聞推薦
- 昆山兩岸主題金融改革試驗區(qū)4年落地71項創(chuàng)新成果2024-10-31
- 中國航天員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氣從哪兒來?2024-10-31
- 島內(nèi)輿論:期待未來有來自臺灣的航天員乘著神舟逐夢2024-10-31
- 前三季度進(jìn)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跨境電商,助力中國品牌出海2024-10-30
- @在閩臺胞 一批惠臺利民政策措施值得關(guān)注 涉及四方面17條2024-10-29
- “我為臺胞辦實事”推進(jìn)活動在京舉行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