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紀錄片《黃梅晴雨》揚州采素材 拍"揚州木屐"

陳金龍在做木屐

陳金龍在做木屐

 

繼去年6月,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籌拍“梅雨”為主題的紀錄片《晴雨梅天》來揚州拍攝后,昨天和前天,受臺灣文化主管部門委托,臺灣激雷創(chuàng)意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一行5人攝制小組也專程來到揚州,分別探訪了揚州的古建筑,拜訪揚州的民俗專家和老揚州,為他們即將開拍的梅雨紀錄片《黃梅晴雨》專題片采集素材。

 

地上排水防濕

 

出檐屋頂、斗子墻、復道回廊

 

前天,攝制組一行來到個園、汪氏小苑和何園,探究揚州園林如何應對黃梅天的連綿陰雨的。

 

揚州學者曹永森帶領他們邊游覽邊介紹,個園、何園和汪氏小苑,以及揚州其他大大小小的園林和民居,都有一套成熟的應對梅雨的方法。比如,這些古建筑,屋頂采用曲面的結構,屋頂出檐很寬,有利于雨水快速排出屋頂,也能排得較遠;墻體一般采用和合墻,老揚州也稱為鴛鴦墻、斗子墻,砌墻時上半部分多用厚板磚豎向立砌,橫向扁砌,內部是空的,下半段通常是實砌墻。這種墻既有利于保溫隔潮,又減輕了墻體的重量,還省工省料。

 

黃梅季節(jié),雨一下就是十天半個月甚至更長,對出行造成了困難。“在何園,你們看到的串廊,就起到遮風蔽雨的作用。”曹永森告訴臺灣客人,“這么大的園林,建筑物之間用串廊串起來,雨水連綿的時候可以方便地在園內出行。串廊也叫復道回廊。”

 

地下滲水去潮

 

屋外窨井、屋內倒扣粗陶缽

 

此外,揚州園林和揚州人家的庭院地面,都采取了科學的快速滲透的建筑模式。曹永森告訴臺灣客人,揚州的庭院和天井,黃梅天排水主要靠滲透,從下水道走倒不是太多。為了快速把地面上的雨水滲透到地下,地上都有窨井便于快速排泄雨水,地下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填埋碎的磚頭瓦礫,空隙較大,雨水可快速滲入地下。

 

“黃梅雨季,家家戶戶都很潮濕,揚州的地下水資源又很豐富,揚州人是如何最大可能地排去屋內的濕氣呢?”臺灣客人問。曹永森告訴他們,過去的揚州人一般采用架空法,普遍的做法是倒扣粗陶缽,將地板鋪在其上,這樣就將地板架空,隔開了潮濕氣。這種做法,不僅在何園這樣保存完好的園林的許多廳堂有,就連老城區(qū)一些鹽商遺存的老房子中也可以看到。

 

梅雨天出行

 

老揚州人最常穿木屐

 

昨天一天,攝制組一行特地前往年近八旬的老揚州陳金龍家,拍攝了他如何把兩塊木板做成木屐——老揚州稱為“木 (sa)子”的畫面。陳金龍介紹,在上世紀80年代時,木屐還是揚州人在黃梅雨季出行常穿的鞋。

 

陳金龍介紹,自從輕便的塑料拖鞋出現(xiàn)以后,他就不再動手做木屐了。所以手上現(xiàn)有的工具不就手,只有刀、鋸子、鑿子等。其實還需要圓刨子、木銼子等。但是陳金龍還是困陋就簡,花了一個多小時,成功做好了一雙木屐。

 

為了再現(xiàn)揚州人當年制作木屐的過程,陳金龍?zhí)氐卣襾韼讐K長約30厘米,寬約15厘米,厚約2.5厘米的木板。“今天用的是松木,這個木頭做木屐不是太好,因為木料軟,容易磨通。以前木屐‘當家’時,一般選用硬雜木里面較輕的桑樹、楝樹做。這些雜木做出來的木屐能穿上幾個夏天。”據(jù)介紹,鞋面的帶子一般用舊皮帶或帆布帶,還要做出波浪形鞋底。“如果是平面,走路不跟腳。”陳金龍介紹,木屐除了經濟實惠以外,穿上它,在潮濕氣很重的黃梅天,腳上不易生腳氣。 記者 愛東 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