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Observe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一:“我的根在泉州安溪縣”
編輯: 何婧 | 時間: 2023-04-03 16:51:01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
每年進入4月,就到了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在臺灣省叫“民族掃墓節(jié)”。在這個兩岸同胞對先人們慎終追遠的日子,我都會禁不住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中描寫的情與景,真的很符合我的心境。
我是在臺灣出生長大的孩子,到大陸學(xué)習(xí)工作十多年了。因為疫情的緣故,這幾年我都沒有回臺灣。但是,每逢清明倍思親,我會沉浸在孩提時過清明節(jié)的種種回憶中。對兩岸同胞來說,大家都是中國人,在清明節(jié)期間也有許多相同的、不同的民俗。那么,臺灣的清明節(jié)有哪些特色呢?
第一,在飲食方面。過清明節(jié),臺灣人家里面一般不會開火煮飯,而是以生食和冷食為主。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里,“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前后到來,它們很相似,都是祭祀類的節(jié)日。在春秋時,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綿山。晉文公下令在子推的忌日期間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了唐代,寒食節(jié)就成了全國性法定節(jié)日,后來與清明節(jié)合二為一,成為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形成最早的節(jié)日。在臺灣過清明節(jié),大家吃的“寒食”基本上有三種:潤餅、紅龜粿和草仔粿。潤餅是寒食里面的代表性食物,既是為了紀(jì)念介子推母子,更是為了感念先人;紅龜粿,代表著清明時節(jié)子孫返鄉(xiāng)食紅龜粿,有長命百歲的寓意;草仔粿,則寓意著保佑子孫平安發(fā)大財。
第二,掃墓時有“培墓”、“掛紙”、“脫殼”等等儀式。臺灣人里面絕大部分是閩南人和客家人。閩南人群體掃墓的方式分為“培墓”和“掛紙”兩種。“培墓”是比較隆重的掃墓祭祖儀式,需要事先準(zhǔn)備三牲、五牲以及各種祭祀食品,還要備妥紙錢、蠟燭和炮竹,并在墓前點燃“子孫燈”,祈禱先人們保佑后代人丁興旺。“掛紙”是最常見的掃墓方式,又稱“壓紙”,簡言之就是替先祖“修理房子”:將墳?zāi)股系碾s草樹木鏟除并整理干凈;將祭祀用的紙錢兩三張折成一疊,用小石塊壓在墓碑和墓頭之上;將準(zhǔn)備好的簡單祭品向先祖祭拜,同時焚燒紙錢。在客家人群體中,掃墓祭祀還有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將蛋殼撒在墳?zāi)股?,意味?ldquo;脫殼”,象征送舊迎新。
第三,清明節(jié)是春游踏青的好日子。因為祭祖,家族宗親可以團聚在一起。掃墓之后,宗族親戚們就會一同踏青郊游。春光明媚,萬物更新,家人宗族郊外踏青,分享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春節(jié)大團圓之后的又一次團聚,輕松愜意,又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安溪縣西坪羅氏宗祠(羅鼎鈞 供圖)
羅鼎鈞(左二)與安溪縣羅氏宗親合影(羅鼎鈞 供圖)
一百多年前,我的先祖離開家鄉(xiāng)泉州安溪,渡過臺灣海峽來到臺北的大稻埕,自此在臺北開枝散葉。我永遠記得抵臺的第一代先祖墓碑上寫著的“清溪”二字。“清溪”這個地名,就是今日的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如今的我,正是在先祖?zhèn)兊募亦l(xiāng)——閩南大地上發(fā)展事業(yè)。前段時間,我終于有機會回到念茲在茲的祖籍地泉州市安溪縣尋根。在泉州市臺港澳辦、安溪縣臺港澳辦,以及安溪縣羅氏宗親的熱情幫助下,我來到了羅氏宗祠前。當(dāng)我站在祖先們生活著的土地上,面對著羅氏宗祠那座古老的建筑,對照族譜追遠尋根時,“回家了”的感覺無比強烈地激蕩著我的心,讓我內(nèi)心充滿激動和感動,仿佛與羅氏的祖先、歷代族親們站在了一起。在安溪縣,我和羅氏宗親們暢聊時完全沒有陌生感,就像從來沒有分開的親人一樣自然和親切。我深深感受到,我們臺灣同胞的根就在祖國大陸,而我自已的根就在泉州安溪縣。(作者:羅鼎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