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政治防疫害慘臺灣

自5月中旬臺灣本土疫情暴發(fā)以來,民進黨當局政治防疫、施政無能,害慘臺灣。幾個月來島內社會經濟遭受嚴重沖擊,百業(yè)蕭條、民怨四起。“熄燈”“停工”“哀鴻遍野”成為新聞媒體報道臺灣旅游、餐飲等行業(yè)的高頻詞。數據顯示,全臺多地商圈及夜市人流銳減,出現倒閉潮,一些仍在開業(yè)的店家也是慘淡經營、朝不保夕。另一方面,臺灣失業(yè)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等不降反升,民眾痛苦指數隨之飆升。民進黨當局無法拿出有效的應對措施,徒留底層民眾苦苦掙扎、痛苦吶喊:“大家都快活不下去了!”

 

多個行業(yè)遭受致命打擊

 

拒絕普篩、院內感染、疫苗緊缺,民進黨當局漏洞百出的防疫造成破口,導致臺灣出現為期2個多月的防疫三級警戒,對百工百業(yè)造成重創(chuàng)。雖然目前防疫警戒已降至二級,但疫情仍持續(xù)不斷,防疫措施繼續(xù)緊繃,經濟活動依舊低迷。尤其是與普通民眾切身相關的消費、餐飲、旅游等行業(yè),成為“被打趴在地的重災區(qū)”。

 

據島內媒體報道,在高雄,一家餐廳老板因為疫情拖垮生計,對著媒體鏡頭直接崩潰下跪。在新北,一家經營30年以上的家具店業(yè)者表示,過去他們的月營業(yè)額能破千萬元(新臺幣,下同),如今面積超過2.6萬平方米的店里,只剩兩個店員。在桃園,以前一座難求的店面及夜市攤位紛紛貼上招租字眼,黯然關門。在臺北,健身房、補習班、理發(fā)店、旅館等紛紛出現“雪崩”式閉店轉讓潮……

 

多個行業(yè)的統(tǒng)計數據都呈現斷崖式下跌。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最新統(tǒng)計顯示,7月份臺灣餐飲業(yè)營業(yè)額同比減少38.8%,衰退幅度為史上次高,僅低于6月的39.9%;7月零售額同比減少10.3%,其中百貨公司減幅高達47.2%,幾近腰斬。同時,據島內旅游業(yè)界不完全統(tǒng)計,去年至今臺灣已有60多家旅行社倒閉歇業(yè),近2000家觀光旅館歇業(yè),旅游業(yè)從業(yè)人員約60%已流失,業(yè)界對市場前景普遍悲觀。

 

內需不振、市場蕭條,連帶造成島內失業(yè)率飆升,休無薪假人數高企。臺當局統(tǒng)計部門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臺灣失業(yè)率從3.66%一路攀升,至6月已高達4.8%,創(chuàng)11年來新高,失業(yè)人數達57萬人。島內應屆畢業(yè)生求職之路異常艱難,平均7.5個年輕人中就有1人“沒頭路”,20至24歲年輕人6月失業(yè)率達13.41%,被稱為“史上最慘社會新鮮人”。

 

紓困方案遭到各界質疑

 

面對陷入困境的“庶民經濟”,民進黨當局上下一團亂麻,拿不出有效的紓困方案和振興措施。臺行政機構的方案幾經折騰,還是無法照顧到小攤販、臨時工、自由工作者等沒有穩(wěn)定收入的底層民眾。有島內旅行社、餐飲店等中小企業(yè)直言,紓困措施緩不濟急,力度太小,民進黨當局必須盡快反思改進,不要任由錯誤的政策延續(xù)。

 

新竹縣的內灣老街,沒游客沒生意,已有20多家店倒閉。“攤商一個月租金加人事開銷就要100萬元,雖然有申請紓困,但我們都是路邊攤比較多,店家沒有統(tǒng)一發(fā)票,也沒有營利事業(yè)登記證,能拿到當局補助的寥寥無幾。”新竹內灣商圈理事長彭春浮無奈地說,許多生計陷入困難者不符合紓困金申領條件與標準,無法得到補助。

 

民進黨當局最近推出的所謂“振興五倍券”,更是在島內持續(xù)引發(fā)爭議和反對聲音。島內媒體“風傳媒”的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當局這種舉債千億漫天撒幣的方式,顯然無法令中小微企業(yè)受惠。“民眾突然多了5000元不能找零的消費券,不會因此到巷口小餐飲店多吃10碗面,更可能的做法是到大賣場、量販店狠狠地買。”那些多月無收入、早被生活負荷壓得喘不過氣的小生意人怎么辦?桃園火車站前商圈理事長張永隆疾呼,民進黨當局必須盡快拿出有效紓困和振興措施,不然,“大家都快活不下去了!”

 

島內輿論普遍認為,要真正復蘇民生經濟,必須提高疫苗接種率,建立免疫屏障。但現實是,民眾接種意愿很高,臺灣疫苗卻嚴重不足,接種速度緩慢,打完第一針者還不足40%。更有甚者,民進黨為一己私利多番阻撓大陸疫苗,強行推銷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十分存疑的臺產“高端”疫苗,讓島內民眾怒氣填膺:“紓困難,打疫苗更難!”

 

底層百姓境遇令人心酸

 

“老百姓真的太卑微。”島內媒體人毛嘉慶投書媒體感慨,前段時間一位餐廳老板走投無路以致輕生,這樣的事情太令人心酸。臺灣yes123求職網最近調查顯示,70%以上受訪者受疫情影響每月收入減少,減收平均數為11703元;50%以上受訪者表示負債壓力增加,擔心被裁員。還有旅游業(yè)者在本土疫情暴發(fā)后,被迫轉行擺地攤、賣保險、送外賣;中小型餐廳靠外賣苦撐生意,但不知能撐多久;夜市攤商數月營業(yè)額歸零,全家只能靠積蓄、舉債度日;新北等地飛車搶劫案件增加,警方不排除與疫情失業(yè)有關……

 

收入減少的同時,來勢洶洶的通貨膨脹,讓臺灣民眾荷包不斷縮水。7月份臺灣CPI同比上漲1.95%,連續(xù)4月上漲約2%,全臺物價普漲,蛋類、蔬菜、肉類價格分別同比漲10.17%、19.91%、5.11%,老百姓“被剝削感”強烈。在經濟學上,失業(yè)率加CPI即為“痛苦指數”,而臺灣自5月以來“痛苦指數”連續(xù)3個月逼近7%,創(chuàng)下近10年來新高,折射出民生之多艱。

 

一家家商鋪、店面相繼倒閉關門,持續(xù)損耗下,給島內經濟帶來的損傷恐將難以估計。民進黨當局雖撒下幾千億紓困金但收效甚微,荒腔走板的防疫、失德失能的施政,猶如把臺灣民眾架在烈火上炙烤。但可惜綠營政客的厚臉皮功力已“出神入化”,民進黨大小官員竟無一人承擔責任、鞠躬下臺。臺灣《中國時報》社論指出,那些染疫的、猝死家中的、苦等不到疫苗的、還沒病死就先快餓死的可憐百姓,成了最大受害者。民進黨當局政治防疫造成的嚴重惡果,給島內民眾帶來了無盡痛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