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兩岸關系動力在民間 未來發(fā)展不悲觀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9-07-01 17:19:35 | 來源: 中評社 |
中評社快評/曾任臺灣政治大學校長、陸委會主委、現(xiàn)任中華兩岸經貿投資文化教育協(xié)會理事長的張京育教授,日前在北京舉辦的首屆“海峽兩岸社團聯(lián)誼會”致辭時說,在全球化時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平與發(fā)展是人類的共同愿望與實質需求。兩岸既同屬中華民族,兩岸和平、兩岸和解、兩岸和好,尋求兩岸未來永續(xù)發(fā)展與合作之道,兩岸共贏、兩岸共同家園的構筑與建立,應當是雙方當局和民間社會的共同責任。
張京育說,兩岸發(fā)展的目標,應該也是雙方未來關系的最大共識是:和平、發(fā)展、互助、融合、兩岸一家親、中華民族復興,兩岸中國人享有安全、自由、繁榮的生活,而這一切以相互尊重、友愛、合作、共創(chuàng)、共榮為基礎。和平不只是沒有戰(zhàn)爭,沒有暴力沖突,也不只是沒有仇恨、沒有敵意。真正的和平,包括和解、和好、和諧,是一種利益、道義、感情與價值觀充分結合的狀態(tài)。此種利、義、情的結合,非僅存之于“心”,宣之于“口”,還要實踐于“行”。
張京育說,雖然在百余年的歷史中,兩岸曾有不同的際遇,一九四九年后曾有長時期的對抗、疏離、隔閡,但不會消除兩岸同根同源,同為中華民族、同享中華文化的事實。大陸近年強調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括: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完全可以與臺灣方面珍惜中華文化、復興中華文化、吸納其他國家優(yōu)秀文化的作為相結合。兩岸民間社會要多作努力推廣這些價值觀,并使這些價值觀落實到生活當中。
張京育強調,兩岸要走和好融合的道路,一方面要通商、通航、通財、通人,更要通文化、通資訊、通思維,也就是“通心”、“通義”、“通情”,惟有在“心”、“情”、“義”相通后,兩岸和平發(fā)展,和好共融才有最堅實、最恒久的基礎……
德高望重的張京育教授的分析非常透徹、精準且通俗易明,幷讓我們對未來的兩岸關系更有信心。也就是說,盡管當前兩岸政治關系非常的復雜嚴峻,但兩岸的民間交流交往還能不斷深化發(fā)展,說明兩岸人民有共同的文化、價值和追求,兩岸和平、和解、和好與融合發(fā)展,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也說明兩岸關系的動力在民間!兩岸關系的未來不悲觀!
相關新聞
- 2019-07-01兩岸和平統(tǒng)一對臺灣同胞最有利
- 2019-07-01兩岸統(tǒng)一 大道之行
- 2019-06-26國臺辦批民進黨“修法臺獨”:分裂圖謀注定會失敗
- 2019-06-24專家學者建議:因勢利導推進兩岸對話協(xié)商
新聞推薦
- 中國成功發(fā)射實踐二十五號衛(wèi)星 中國航天2025年開門紅2025-01-07
- “重走海絲路之遇見媽祖”活動在湄洲島啟動2025-01-07
- 香港玩具展匯聚全球商家展示新品2025-01-07
- 兩岸一家親,這條路他走了36年2025-01-07
- “邊檢+”,讓臺胞往來更便捷2025-01-07
- 第二屆“金陶笛杯”兩岸陶笛邀請賽圓滿收官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