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童詩交流第一人”林煥彰
編輯: 關(guān)春英 | 時間: 2016-04-26 10:33:2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wǎng) |
資料圖 臺灣知名兒童詩人林煥彰 林春茵攝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著我,就像一條小黑狗。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陪著我,它是我的好朋友。”臺灣詩人林煥彰的這首童詩《影子》,從2001年起被收入大陸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
有人把臺灣詩人林煥彰稱作“兩岸童詩交流第一人”,這可能得從1989年說起。當年,他帶領臺灣兒童文學作家赴閩訪問,開啟兩岸兒童文學交流的“破冰之旅”。
此后,不僅詩歌界始有交流,林煥彰的童詩、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桂文亞的散文也都入選大陸小學語文教材,成為大陸孩子誦讀的來自臺灣最淳樸最文雅的音符。
25日開幕的第二屆海峽讀者節(jié)正在福建持續(xù)進行,作為重磅級的臺灣來客,年近八旬的林煥彰再度來訪,在福州、漳州展開多場讀者互動活動。
他給孩子們講他在北京如何尋找“北京的味道”,他與兒童文學同行談他的人生觀“有與沒有”,孩子們把他詩作里的趣事作畫送他,他現(xiàn)場揮毫回贈“猴子”與“小貓”……他講的都是兩岸兒童文學交流的一個個“趣”。
“我從來不會用艱深的語言去為難人,情感也都是稚嫩的,但我心里有兒童,每一首詩,都與孩子們平等交心。”提及《影子》這首詩,林煥彰說。
《影子》創(chuàng)作于上世紀70年代初,當時林煥彰每天接送兒子上幼稚園,父子間的“斗智斗勇”讓他信手得來。“孩子想讓我抱,我想讓他走路。”林煥彰笑著說,“我想到了陽光下的影子,于是有了這首詩,讓兒子邊走邊念,說說玩玩之下一路回家。”
從當年跟兒子玩“踩影子”,到如今隨手涂鴉貓咪和靈猴,林煥彰的質(zhì)樸初心不泯。記者注意到,他的行囊是一個藍色洗舊到發(fā)白的雙肩包。用了多少年?他認真想想后坦言,“不記得了,也不記得怎么來的了,或許是孩子用過了拿來的。”
1939年出生于臺灣宜蘭鄉(xiāng)下的林煥彰,曾年少失學,做過肉松作坊的學徒、肥料廠的清潔工,體味過人生艱辛。但即使后來名震詩壇,他對物質(zhì)的需求仍很淡泊。這樣的極簡主義體現(xiàn)在他的詩作中,他主張寫六行以內(nèi)的小詩和短詩。
林煥彰說,淺顯生動的詩性語言非但無損深刻主題的表達,反而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讓孩子們在“玩詩”中“玩心情”。
“玩”的心態(tài),讓近年頻頻往返兩岸做閱讀推廣的林煥彰并不覺得旅途勞苦,而意趣盎然地去探索兩岸風土人情的“異”趣。從未見過的北方的鳥巢、北京和平里早市的熱鬧、御寒的護耳大毛帽……這些都成為他新詩里的“小確幸”。(完)作者 林春茵
新聞推薦
- 中國成功發(fā)射實踐二十五號衛(wèi)星 中國航天2025年開門紅2025-01-07
- “重走海絲路之遇見媽祖”活動在湄洲島啟動2025-01-07
- 香港玩具展匯聚全球商家展示新品2025-01-07
- 兩岸一家親,這條路他走了36年2025-01-07
- “邊檢+”,讓臺胞往來更便捷2025-01-07
- 第二屆“金陶笛杯”兩岸陶笛邀請賽圓滿收官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