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游客香港買藥材遭遇“斤變兩” 掉陷阱維權難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對于許多內地消費者來說,去香港購物,藥房是必經的一站。如果您用“香港”、“中藥”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就可以看到各種購物指南和購買攻略,大到藥品介紹,小到店鋪名稱都非常詳盡。

 

但是,近日有不少聽眾向中國之聲反映,在香港藥房購買中藥材之后,發(fā)生了“斤變兩”的消費糾紛,盡管多次確認,但是最后幾百港幣的藥材,被收了幾萬塊錢,并且店家會以藥材已經切片或者磨粉為由,拒絕退貨退款。那這中間究竟發(fā)生了怎樣的誤會?內地消費者在港購物,如果發(fā)生了類似的事情,該如何維權?

 

在香港買完藥材至今,已經過去將近三個月,河南的王女士至今維權未果,13號她給香港海關回復郵件,希望海關能夠幫助她解決3萬元的購物糾紛。今年7月,王女士一家人和朋友去香港散心。25號,她在銅鑼灣駱克道的中西大藥房買了一些成品藥。

 

王女士告訴記者,他們進店就隨意買了一些,是2140元,帳也算錯了,應該是2027才對,多算了113港幣。當時沒太在意,店員把買的藥拿到放有鳳尾草的柜臺上面,還特別好心說給他們包一下,當時感覺挺不錯的,很周到。

 

一開始在門口等待的王女士的丈夫,此時走進店內,店員開始推銷鳳尾草。

 

王女士說:“他就說你老公是不是每天晚回家?喝酒,睡得晚,眼袋特別深,一看就是肝出了毛病。他用一張白紙開了三個草藥的名字,最后我老公把那張白紙遞給我一看,我就說還是回去到正規(guī)醫(yī)院開藥方,吃得放心。

 

王女士說,店員看到她有些猶豫,于是跟她說,鳳尾草以外的兩種藥材算是贈送的,加上自己的弟弟一直患有肝病,王女士動了心。

 

王女士稱,店員看見她不想買,就說這兩樣是送給你的,這三樣只收你470元港幣,問了好幾遍他都說收470,所以王女士想著把一張卡上的余額刷完。王女士拿出自己一張余額還有430元人民幣的銀行卡,刷了之后提示說余額不足。

 

王女士以為自己把余額記錯了,而且去香港沒有開通國際漫游,也沒法打電話查消費記錄,最后換了自己老公的信用卡。因為在內地很少用信用卡或透支,老公知道他的卡可以刷一萬塊錢。

 

可是沒想到,這次仍然提示余額不足。因為此前購物也刷了這張信用卡,王女士想是不是自己的丈夫把信用額度記錯了,同時她又跟店員確認,究竟是多少錢,店員告訴她是“三七六零”,這時藥材已經被加工成粉狀。

 

王女士表示,之前聽說香港藥、化妝品什么都特別好,一點就沒想到它會騙你。當店員說“三七六零”時,王女士接受不了。店員就特別為難,說打成粉了。后來,店員說跟老板打了電話,三千塊錢給她。她就想著三千塊錢當買個教訓,認栽了。

 

王女士掏出了第三張卡,這張卡,是她給父母存養(yǎng)老金用的。

 

王女士說:“刷的時候他有意遮擋,說請你輸入密碼,請的這個手勢遮擋住金額,那會兒心里也帶著氣,就想著真是倒霉,一生氣的情況下刷了卡,輸了密碼以后他把單子給我,我看是個“3”,也沒有太在意后面有幾個零。后來我朋友過來說。“哎呀,你這是三萬啊”,這樣才仔細看,當時就感覺渾身發(fā)涼。

 

原來店員所謂的470港幣,是每兩的價格。王女士選擇報警,希望在警察協助下調取店內監(jiān)控來維權,但沒有成功?;氐缴钲谥螅跖柯撓迪愀巯M者委員會,消費專員做出了郵件回復:該公司拒絕退款。但建議閣下可攜帶全部貨品到該店進行換貨(全數換取海味產品)作和解方案。閣下懷疑商店標價有誤導情況,可考慮向香港海關舉報。

 

10月13號,王女士向香港海關回復郵件,敘述當時的情況,目前仍在等待海關的處理結果。

 

實際上,遇到類似問題的,并不止王女士一個人,在一個香港購物維權QQ群當中,100多人遭遇過類似情況,大家交流自己的經歷,也給其他群友出主意。那么,遇到此類事件,消費者該如何處理?又該怎樣防范?

 

陳先生2013年時,同樣遇到了類似“斤變兩”的事情:在香港恒豐酒店樓下,有一家藥店推薦太子參,確認好幾遍說是300港幣。我一直問到總共是300港幣時,他就有點很模棱兩可,不說是也不說不是。后來,我說要吧,他就問我要不要把太子參打成粉,他說磨成粉了回去就不用自己磨了,裝在小罐子里攜帶也方便。磨成粉后,賬單一遞過來是3萬多港幣,我想這肯定是被宰了,如果誠心做生意,我問總價格多少,起碼應該大差不差的。

 

陳先生選擇的方式是不買。陳先生說:“第一反應要逃跑,總共手里面也沒這么多錢,店員直接坐到店門口,把腳往旁邊柜臺上一蹺,直接走的話,肯定走不出去,我就在那邊跟老板軟磨硬泡。估計還了半分鐘,店員看我不會干嘛,應該能談下價格來,就跑到柜臺干其他事情了,我就抓住這個機會直接逃出去了。

 

在陳先生看來,內地消費者對香港計價重量沒有概念,在發(fā)生類似事件的藥房,店員往往只說一個數字,并不強調它的計量單位是多少,在確認總數時模糊其辭,加上香港大部分藥店都用老斤兩單位,也就是一斤等于十六兩,導致計劃的幾百元消費變成了上萬元,而藥房往往在稱重后迅速切片加工,消費者無法退貨。陳先生說,盡管知道逃跑不是正當維權的方法,但當時確實沒有其他選擇。

 

記者咨詢香港海關,是否能夠幫助內地消費者處理類似事件。工作人員表示,首先要與雙方確認消費過程,商家是否盡到說明的義務,來判斷是否有違法行為,但如果消費者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退款,需要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協助。

 

工作人員表示,現在海關有權利去調查你們的案件,利用《商品說明條例》去調查藥店有沒有犯法,海關自己會調查有沒有刑事責任。如果消費者要求他們退款退貨賠償的話,海關就不能利用這個條例去處理了。退貨退款是民事的事情,不是刑事,海關是刑事執(zhí)法部門。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方面表示,最終是否達成退款,也要看店家的回復。

 

委員會稱,現在的情況比較尷尬。所有都是口頭的,沒有什么證據,委員會相信消費者說的話,但如果對方不同意,就沒辦法跟進下去,可能就要去法庭。

 

但是,對于內地消費者來說,在香港訴訟,有勝算嗎?國浩天津辦公室合伙人方國慶律師說,考慮到往返問題及香港與內地的司法差異,消費者如果想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此類案件,必須要委托律師。

 

方國慶表示,找律師,由律師來代替訴訟才行。在香港法院,當事人自己提起訴訟是沒問題的,但對于大陸旅客來講,第一,你不會在那兒長待,第二,對香港法院的情況一點也不了解,自己提訴訟是很困難的。律師會先看你的資料,會寫一個聲明遞到法院去,法院看你寫的差不多,就簽字蓋章換成傳票,律師要把這個遞給商家,跟內地是完全不同的,但成本挺高的。

 

花高額的律師費、訴訟費用和精力,去換并不確定的訴訟結果,究竟值不值,恐怕也是內地消費者需要進行考量的。

 

實際上,對于內地消費者來說,到香港購物,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自己多加小心。第一,要選擇正規(guī)的、比較知名的藥店進行購買,最重要的是,在購買之前,問清楚帶計量單位的購買價格,比如一斤多少錢,或一兩多少錢,而不是一個模糊的數字。此外,購物過程中,如果有存在疑惑的地方,要注意保留相應的證據,如果證據材料充足,能夠證明店家存在欺詐而不止是雙方溝通的問題,那么通過香港海關或者香港消費者委員會,都可以有效解決糾紛。

(記者周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