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手寫百萬字教案走紅 畢業(yè)生“打包”帶走

嚴教授的手寫教案很受歡迎。

 

畢業(yè)季,每位學生都會在母校留下一些青春回憶。在四川大學錦江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學生們在準備打包的箱子里,裝上了一沓沓老師手寫的教案副本。這是嚴廷德教授用楷體字一筆一劃寫出來的有數(shù)百萬字的教案。近日百萬字教案圖片在網(wǎng)絡(luò)上走紅,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學生稱呼嚴廷德教授為嚴爺爺。

 

在他看來:備課需要靜心剖析

 

在嚴廷德教授看來:“多媒體始終只是一種輔助工具,如果過于依賴它,反而會讓學生的強制記憶能力、瞬間記憶能力、書寫能力等得不到鍛煉。手寫、板書的方式能夠帶動課堂互動,有利于讓學生回歸傳統(tǒng)、融入課堂。年輕人可能習慣用多媒體做教案,沒有靜心剖析的備課,是教學的進步還是落后呢?當記者問到會要求學生也手寫作業(yè)嗎?嚴教授的回答是肯定的。“手寫”其實是一個修身養(yǎng)性的過程,能培養(yǎng)人的專心、細心、耐心、毅力等優(yōu)秀品質(zhì),漢字本身也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學生眼中:教授講義愛不釋手

 

學生孫權(quán)告訴記者:“這學期,我特別借用老師的《國學》講義去小賣店復印,一共花了20多元,印了幾百頁。其中有論述、有作品,引申材料,我愛不釋手,這將在我工作以后都非常具有珍藏價值。我現(xiàn)在上課都要做筆記,學會整合與整理。”

 

學生周文嬌說:我們稱呼他嚴爺爺。他已經(jīng)72歲高齡看起來卻只有50多歲,身體硬朗。劉定暢同學表示,受到了不小的震撼,明白了老師們淵博的學識和深厚的文化沉淀是怎樣煉成的。做學問、搞研究都很需要沉下心來,耐得住寂寞,慢慢積累文化學養(yǎng),這正是沉甸甸的手寫教案給我的最大啟示。

 

每門課程:講課之前手寫更新

 

每天晚上7點多吃完晚飯,嚴廷德就會坐下來更新教案,閱讀書籍后整理,他會為每一個班的學生準備新的內(nèi)容,一弄就到晚上11點多。“每講一次課就要對教案進行一次增改,最新的學術(shù)研究成果、自己在講授時發(fā)現(xiàn)的需要改進之處,都要反映到教案上。”嚴廷德說。他的教案上,上下位置都故意留出一些空白,這樣他可以在一旁備注當下需要增加的要點、講課內(nèi)容的出處等等。課堂上學生們感受到的“神來之筆”,其實不少都是他精心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