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臺武器輸出新三原則 打開“輸武”之門

中新社東京4月1日電 日本政府1日經(jīng)內閣決議出臺了“防衛(wèi)裝備轉移三原則”,以取代該國長期遵循的“武器出口三原則”,從而實質上打開在“符合條件”情況下的武器常規(guī)輸出之門。

 

此前日本所遵循的武器出口三原則,肇始于1967年。起初主要針對“共產圈”,1976年三木內閣時擴展至其他地區(qū)。1981年日本國會作出有關決議后,日本一直實行禁止對任何國家出口武器的方針。盡管之后日本政府曾對個別武器出口項目采取過“特例”,但其整體制約效力一直未變。

 

據(jù)披露,此番安倍內閣新出臺的“三原則”,其內容主要包括:禁止向爭端當事國或聯(lián)合國禁運國出口;僅限有利于和平貢獻和有助日本安全的情況;出口的武器被用于其他目的或轉至第三國時,原則上須經(jīng)日方事先同意等。盡管也強調了“嚴格審查”之說,但此舉依然意味著,對于那些“符合條件”并經(jīng)過“嚴格審查”的武器出口和軍工產業(yè)合作,此后將被視為正常之舉。

 

一些日本媒體分析認為,此舉意在通過擴大武器出口,強化與相關國家在安保領域的合作關系,并可助益日本國內的軍工產業(yè)。

 

對于安倍內閣的此一動作,日本國內自然頗有叫好者,指現(xiàn)行的“武器出口三原則”已落后時代,制定新原則可應對安全環(huán)境變化。但反對或要求慎行其事的聲音也十分強烈。例如,《東京新聞》之前就此話題發(fā)表的一篇社論就曾明確指出,武器出口三原則與憲法第九條、非核三原則,是戰(zhàn)后日本作為和平國家的立國之本。而日本武器出口的擴大,恐給外間帶去其和平主義發(fā)生轉變的信息,從而有損于日本真正的國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