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溫情版吃貨筆記:家常菜后的珍貴記憶

南瓜面疙瘩(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按】臺灣《中國時報》藝文副刊22日刊文稱,臺灣兩位作家合作的《烹調(diào)記憶》日前發(fā)表,書中尋訪了10位名人,道出他們各自難忘的家常菜,以及家常菜背后的故事,讀來令人唏噓。

 

童年隨母親上山吃的野菜稀飯,成了舞蹈家布拉瑞揚回歸部落的鄉(xiāng)愁;上級對待部屬的溫暖,就來自娘家那道全家共享的嬸婆烘雞…,由作家須文蔚、郭怡青合撰的《烹調(diào)記憶》,尋訪10位名人回憶難忘的家常菜,發(fā)表會上以宴席形式端出書中菜肴,令眾人垂涎感動。

 

《烹調(diào)記憶》拜訪了包括心理學家黃光國、導演楊力州、歌仔戲名角孫翠鳳、企業(yè)家黃禹銘、旅臺意大利攝影師安培淂等十位各世代、不同領(lǐng)域的人,從懷念的菜色串起各自人生歷程,每篇末附食譜,廣納從眷村到戲棚,來自五湖四海的各色料理。

 

每道菜都有背后心事。心理學家黃光國說自己不是美食家,尋思家鄉(xiāng)味時想起媽媽獨創(chuàng)的“南瓜面疙瘩”,以及這道菜象征的動蕩家庭身世。

 

黃光國家在臺灣,父親早年前往東北闖天下,在長春結(jié)婚生子,偽滿州國成立后被引介成為溥儀的“御醫(yī)”,日本戰(zhàn)敗后,隨溥儀被蘇聯(lián)軍隊俘虜?shù)轿鞑麃啠瑥拇艘粲嵢珶o。

 

黃光國被母親帶回了臺灣,高中時一家人住在窄仄的公寓里,他最記得母親偶爾會興高采烈地下餃子、作面疙瘩,在臺式的豬油拌飯和稀飯之余,這些面食變得奢華好吃。

 

“因為受訪,我才重新翻攪起家族記憶,明白那道‘南瓜面疙瘩’,融合的正是媽媽對爸爸的思念,和她對長春與臺灣兩個家鄉(xiāng)的濃厚感情,也因為是媽媽獨創(chuàng),后來我再也沒吃過這個味道。”

 

開平餐飲學校創(chuàng)辦人夏惠汶懷念的芋頭鴨,則是年少時他被嚴厲的爸爸痛打后,媽媽端出來撫慰他的菜肴。因為這本書,他和高齡103歲的媽媽重新回憶這道菜的作法,和開平的學生反復試做18次,總算讓媽媽的芋頭鴨重出江湖。這本書出版后不到一周,夏媽媽病逝,母子倆為這本書而共同回味的芋頭鴨,也成最后珍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