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Observe
端午包粽是走遍天涯海角血脈的牽掛
編輯: 何婧 | 時間: 2024-06-07 17:30:10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
過了立夏之后,夏日時序便正式開啟。午后時不時的降雨,揚起了土壤潮濕悶熱之氣,亦觸發(fā)早已蠢蠢欲動的蚊蟲傾巢而出。算一算時間,端午轉(zhuǎn)眼就要到了!果不其然,那些老字號粽子店已開始忙絡起來,陣陣粽香飄散在街上招攬生意,也勾起腦海中童年過端午節(jié)的回憶。
雖然我從小生長在臺北都會里,父母工作繁忙,但因為和阿公阿嬤住一起的原因,老人家對傳統(tǒng)習俗一直有所堅持,因此逢年過節(jié)大大小小各種節(jié)日都是過得有聲有色。
接近端午節(jié),臺灣賣粽子的老店都開始忙碌起來,各種粽子琳瑯滿目
年年端午前夕,阿公便開始分配端午節(jié)的置辦工作。阿嬤、媽媽和我們小孩負責打掃家里。這清潔打掃的規(guī)模完全不亞于過年前大掃除的程度,有點像是年中的一次清算,常常需要整整一個周末的時間。直到聞到阿嬤懸掛在門上、和榕樹枝捆綁在一起的菖蒲和艾草味時,才正式宣告掃除工作告一個段落。這時,阿嬤會拿出新買的香包給我們孩子做獎賞。戴上香包,終于可以好好期待節(jié)日的到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至于相對繁重的采買工作,則是由阿公和爸爸處理。作為閩南人家庭,這樣的大日子是必須向神明和祖先報告的,而祭拜所需的各項牲禮清單,早已牢牢印在阿公腦子里,因此往往由爸爸作為車夫,載著阿公穿梭于各個市場間。雞鴨魚肉和鮮花素果是祭拜基本的供品,采買時有要求但不那么追求細節(jié)。然而,作為端午節(jié)牲禮主角的粽子可是馬虎不得的。店家名氣是一回事,嘴刁的阿公對于粽子的口味和種類有他自己的偏好和堅持。咸口味的粽子只能選臺灣北部傳統(tǒng)的肉粽。阿公說,北部粽是先將米飯和配料分別炒熟后再包起來的,因此香氣較飽足,且那糯米粒粒分明的口感才是他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甜口味的粽子如軟糯甜膩的豆沙粽,阿公吃不慣,而冰鎮(zhèn)過后沾著糖漿食用的堿粽才足以在炎炎夏日開胃消暑。
本文作者于端午節(jié)前在臺灣街頭
對于粽子的喜好,阿公確實有他自己的一套標準,然而他卻不是個光說不練只會品頭論足的饕客,他還會熱衷于嘗試制作,試著實現(xiàn)自己記憶中的滋味。
有一年,阿公心血來潮,借口讓我們這些孫子輩親身體驗一下中華傳統(tǒng)文化“端午包粽子”的習俗,實則是想練練自己發(fā)癢的手藝,于是便到傳統(tǒng)市場買齊各種材料,一字排開,擺起大陣仗的包粽子流水線。沒有親眼見過,更沒有親手包過的我們一干小孩看到這“生產(chǎn)線”,自然是新鮮有趣的,用不著大人吆喝,自動湊上前搶著幫忙。阿公自然而然地做起了講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示范著:交迭粽葉,舀入炒熟上色的糯米,放咸蛋、香菇、花生、栗子、鹵肉,接著再用一層糯米覆蓋鋪平,捏攏粽葉,最后系上棉繩。反復幾次示范下來,一顆顆的粽子像葡萄一樣結成了串。我們幾個孩子就這樣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阿公行云流水的包粽手法看了四五回,總覺得眼睛看會了,就想當然地認為手也在這過程中學會了,于是自告奮勇地要求直接加入生產(chǎn)隊伍。然而,身為孩子的我們終究是過于天真,即便腦子過了一遍,手卻總是跟不上,包出奇形怪狀、外形不規(guī)整的粽子不說,里頭的餡料更是各種不聽話地往外漏,怎么也裝不回去。最后的結果就是由于包得過程過于受挫折,孩童們便失去耐心,甚至開始調(diào)皮搗蛋,把粽葉拿來做帽子、折竹蟲,一旁的阿公則是忙著“補救”,阿嬤和媽媽也跟著慌亂地收拾善后。最后,阿公不得不舉雙手投降,嘟囔著:以后還是買現(xiàn)成的吧!于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包粽體驗也成了最后一次的包粽體驗。
端午節(jié)前,作者拍攝的臺灣店鋪里出售的新鮮粽子
這次“失敗的經(jīng)驗”導致包粽子注定無法成為我們家族過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后來隨著阿公離世,包粽子這門手藝更在家中失傳。然而,無論日后每一次在哪里吃到粽子,我都會不自覺地回想起這段難忘的經(jīng)歷而會心一笑。特別是后來我到了上海工作,看到老街上難得還有人坐在家門口包粽子的場景,在上海里弄吃到了和在臺北家里極為相似的粽子的滋味時,我才悟到:端午包粽子、吃粽子這類習俗的奧義或許不單是為紀念屈原和伍子胥,這粽葉包的每一口都是在回憶家的味道,而這繩子綁的每一個結,都是在提醒血脈之間斷不開的牽掛。(作者并供圖:張婉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