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任何“去中國化”行徑都不會成功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4-04-09 15:35:33 | 來源: 中新社 |
中新社北京4月9日電 (朱賀)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8日在北京表示,任何“去中國化”的行徑都不會成功。唯有回歸民族情感與中華文化,兩岸才能長長久久,這也是臺青此行最大的體驗與收獲。
當天,正在北京參訪交流的馬英九和臺灣青年一行走進故宮博物院,在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講解下游覽了太和殿、九龍壁等景點。參觀文保科技部后,馬英九向媒體作上述表示。
“我今天帶著來自臺灣的青年學子到故宮,心中難掩激動。”馬英九說,歷經(jīng)600年興衰榮辱,故宮始終象征中華民族,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底蘊及歷朝歷代的萬千氣象,這對年輕朋友也是一場震撼,能感受到歷史場景在身邊流動,留下的是深刻的歷史教訓,激發(fā)的是深厚的民族情感。
馬英九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來自北京故宮,5000多年華夏文物的精華在昔日戰(zhàn)亂中南遷,這是歷史的遺緒。他曾促成兩岸故宮博物院互訪,認為兩院交流合作實屬兩岸間的良好典范,“從各自專業(yè)專長相互汲取,截長補短,分享經(jīng)驗,互惠互補,創(chuàng)造雙贏”。
馬英九提及7日抵京后參訪國家大劇院的見聞,看到兩岸有話劇、舞蹈、音樂等更多文化交流,深感這是兩岸間共同的語言、情感的共鳴,是任何刻意為之的手段或意識形態(tài)所切不斷的。他也勉勵隨行的“大九學堂”同學參訪故宮后,要更深刻了解中華文化的脈絡及歷史變遷承載的意義。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為避日寇劫掠,故宮博物院理事會議決定將故宮文物精品南遷。1948年底至1949年初,部分故宮文物被運往臺灣,現(xiàn)存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兩岸故宮博物院交流由來已久。2009年10月,由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聯(lián)合舉辦的“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亮相臺北,是兩岸故宮博物院藏品相隔六十年再相聚,引起轟動。此后《富春山居圖》等兩岸文物“合璧”“重聚”不斷被促成。(完)
相關新聞
- 2024-04-09“以史為鑒,方能自立自強”——馬英九勉勵臺灣青年學子銘記歷史、振興中華
- 2024-04-09馬英九偕臺青盧溝橋畔聽抗戰(zhàn)親歷者述史 盼后輩振興中華
- 2024-04-07馬英九與臺青的“長安十二時辰”:睹秦俑品文脈 盼古籍智慧照亮未來
- 2024-04-07尋覓中華文脈 感悟厚重歷史
新聞推薦
- 兩岸青年論壇在香港舉辦 聚焦人工智能發(fā)展2025-01-09
- “浙”里江山登高迎新年,兩岸攜手逐夢新征程2025-01-09
- 融·合|“回家”的運動 讓兩岸青年的心貼得更近2025-01-09
- 誦《鄉(xiāng)愁》、齊跳舞 兩岸青年同書中國“?!?/a>2025-01-09
- “西安藝術(shù)之匙·歷史之門”臺灣大學生研學活動在西安舉辦2025-01-09
- 2025年第二十三屆“兩馬同春鬧元宵”燈會完成全部布展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