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憶先祖:臺灣“雞籠中元祭”見聞

中元憶先祖:臺灣“雞籠中元祭”見聞

 

8月30日,游客在“雞籠中元祭”活動欣賞“米雕”供品。新華社記者 王承昊 攝

 

新華社臺北8月31日電(記者王承昊、陳君)“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百余年前,巡視過臺灣的清代福建巡撫王凱泰,如此記錄閩臺一帶中元節(jié)。

 

中元節(jié)是兩岸中國人共同的傳統(tǒng)祭祖之日,每逢農歷七月十五前后,兩岸民眾都會通過各種方式祭奠亡人、寄托哀思。在臺灣島內,中元節(jié)所體現的慎終追遠、敬祖愛鄉(xiāng)的精神代代相傳,已融入臺灣民眾的文化基因。

 

“中元節(jié)是民俗活動,而非宗教活動。宗教迎的是神明,中元祭的是祖先。”臺灣民俗專家謝源張眼中的中元節(jié)是兼具歷史文化及民間記憶的寶藏。

 

中元憶先祖:臺灣“雞籠中元祭”見聞

 

8月30日拍攝的“雞籠中元祭”活動上的“米雕”供品。新華社記者 王承昊 攝

 

農歷七月,走進臺灣各地的超市,入眼滿是寫有“慶贊中元”的節(jié)日商品,不管在城市還是鄉(xiāng)下,常能見到三兩民眾結伴在裊裊焚香里祭拜祖先、祈福未來的場景。

 

在島內眾多中元慶典活動中,海港基隆傳承169年的“雞籠中元祭”最負盛名。8月29日,農歷七月十四當晚,“雞籠中元祭”的放水燈游行活動在基隆市區(qū)舉行。船只齊鳴,焰火騰空,醒獅、舞龍、抖空竹等精彩節(jié)目輪番上演,各宗親會及社團組成的游行隊伍與花車綿延數里,沿街觀者如潮。

 

游行花車不忘展現自家祖先功績,最是體現中國人的慎終追遠。參加游行的郭姓宗親會特別選其先祖、唐代平定安史之亂的名將郭子儀為主題,花車取“慎終追遠”“庇佑萬民”“完整科儀”之意,追思緬懷祖先對家國的貢獻。

 

晚11時許,游行隊伍來到距市區(qū)十余公里的望海港。在一聲聲“進喔”“發(fā)喔”的吆喝中,各宗親會的“水燈頭”被點燃后推入海中,隨波上下,承載著對祖先的祭奠與未來的祝福漂離海岸。

 

記者在中元節(jié)當晚的“雞籠中元祭”現場看到,各宗親會布置的展板介紹自家姓氏始祖及遷徙過程,擺有各式祭品的“三連桌”(也被稱為“金松宴”)上除了肉禽、蔬果等傳統(tǒng)供品外,還有僅供欣賞的“看桌米雕”,這些“米雕”是“雞籠中元祭”的一大特色,出自謝源張之手。

 

中元憶先祖:臺灣“雞籠中元祭”見聞

 

8月30日,臺灣民俗專家謝源張展示“米雕”。新華社記者 陳君 攝

 

“米雕”緣起可追溯到三國時代,彼時有人將做湯圓剩余的材料,做成雞、鴨、魚等外型,作為供品祭拜先祖。“米雕”閩南話叫“面粉尪仔”,大陸有的地方稱“江米人”。

 

“名稱不同,但兩岸的技藝基本一致,一脈相承。”謝源張說,中元節(jié)的供品有不少講究,蘊含著中國人飲食文化的奧妙。

 

謝源張的祖先從福建漳州遷到臺灣,他已是第十八代后人,從小跟隨作為掌廚廚師的父親,耳濡目染,深諳中國筵席文化和祭祀科儀。“了解中元節(jié)就能知道自己是哪里人,都是大陸來的嘛。”

 

“比如‘金松宴’,以‘金’為富貴、‘松’表長壽;再比如祭拜的最后一道菜是空心菜湯,典故出自《封神榜》,寓意‘有心拜你,無心留你’。”謝源張說,中元節(jié)習俗承襲自祖先的智慧,是屬于中國人的文化。

 

中元憶先祖:臺灣“雞籠中元祭”見聞

 

8月30日拍攝的“雞籠中元祭”活動上的“米雕”供品。新華社記者 王承昊 攝

 

普度活動現場,不少游客在“看桌”前駐足觀賞“米雕”供品,驚嘆于其逼真的形象與精湛的技藝。一些年輕游客向記者表示,他們聽過“雞籠中元祭”,但對“米雕”技藝不太熟識,也不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內涵。

 

“現在臺灣經濟不景氣,從事文化傳承的年輕人少之又少。”謝源張因此決定創(chuàng)立“雞籠米雕藝術學會”,并到大學去教授這門指尖上的技藝。

 

“回來看看,是表達對先人的尊敬與緬懷。”80歲的李義隆生于基隆,現居臺北,當天特地從臺北趕來參加“雞籠中元祭”。“中元祭是祖宗傳下來的習俗,一代代都是這樣過來的。希望臺灣年輕一代切莫忘記自己的先輩和文化根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