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破冰之旅領(lǐng)頭人”范光陵:努力為統(tǒng)一事業(yè)奮斗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2-09-01 11:24:55 | 來源: 海峽導報 |
他家世顯耀,父親是孫中山的特助,母親是李鴻章的孫女;他是世界電腦先驅(qū)之一,被譽為“中國電腦之父”;他所學橫跨文法理工,師從徐悲鴻、張大千,詩書畫三絕;他突破兩岸40年禁區(qū),勇敢踏出歷史性步伐,成為率團實現(xiàn)“破冰之旅”第一人……他,就是范光陵博士。
近日,范光陵博士到福建寧德參加建造孝經(jīng)碑101字文化交流活動,然后轉(zhuǎn)道廈門飛抵臺北。因緣際會,導報記者與范光陵博士相識于一場餐敘,隨后在臺北吉林路一家咖啡廳對他進行了專訪。
他說,接下來他所要做的重要工作,是向全世界大力推介“四書五經(jīng)”所蘊藏的中華文化偉大思想,進一步促進兩岸和平發(fā)展與統(tǒng)一。
關(guān)于家世父親是孫中山特助 母親是李鴻章孫女輩
現(xiàn)今90歲高齡的范光陵博士,身體非常健朗,思維清晰,耳聰目明,行走如風。“我到這年紀沒有任何病痛,唱歌可以連續(xù)兩晚唱到天亮都沒問題,感謝老天爺恩賜,更要報答上天及國家、社會及恩人!”
這次專訪,是在臺北市吉林路一家名士聚集的咖啡屋進行的,話題從范光陵的家世開始。
“我的家世經(jīng)過政府認證,在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在‘先憂后樂’之范仲淹公陵園,樹了一座我寫的祭祖詩碑,上面認證我是范仲淹公的28世孫。政府又在大堂中樹立唐太宗書法匾,與我的書法匾并立。”他手機里存著立碑的照片。
范光陵謙虛地表示,自認不夠資格享受這份榮譽,但政府認為范仲淹公是了不起的愛國人士,他的后裔值得重視。“這樣的榮譽也鞭策我要盡最大努力為偉大祖國做貢獻,厲行天下為公的博愛精神,宏揚偉大祖先范仲淹公先憂后樂的精神,為世界和平做貢獻。”最近他還到福建寧德參加建造孝經(jīng)碑101字文化交流活動,然后轉(zhuǎn)道廈門飛抵臺北,打算住一段時間再去大陸促進兩岸和平發(fā)展。
他說:“我的父親范苑聲公,當年在日本留學時當學生會會長,追隨孫中山先生并擔任他的特助,回國后從國民黨中央黨部農(nóng)民科長做起。”范光陵說,父親與國民黨和共產(chǎn)黨高級領(lǐng)導關(guān)系都不錯。
他的母親李國彝女士是清末洋務派代表人物李鴻章的孫女輩,曾追隨宋慶齡女士從事愛國工作。
“從小受到父母影響,我從小就愛國。在美國留學期間,我號召創(chuàng)辦《留學生》雜志,目的就是支持中國、宣傳中國。”
關(guān)于與“兩蔣”的淵源,范光陵回憶,他在臺大讀書時考取了英語編譯官,官派受訓后即調(diào)到蔣介石先生處工作,成為蔣介石的英文翻譯。“1960年代我在美國讀書的成就,包括在國際上走紅,跟當過蔣介石先生翻譯有一定關(guān)系。”
他從美國學成返臺,蔣介石派兒子蔣經(jīng)國先生到機場接機,后安排到臺灣大學等教書,被蔣介石延攬至臺灣“文化總會”擔任“國際文化委員會委員兼副主任委員”。而“文化總會”會長就是蔣介石。
“我跟蔣經(jīng)國先生關(guān)系密切,曾經(jīng)每兩個星期在經(jīng)國先生家餐敘一次,與其夫人蔣方良女士三人同桌吃飯。”范光陵說,在臺大教書時,馬英九先生剛好進入法律系讀書,與馬英九也有很好的私誼。
關(guān)于求學橫跨文法與理工 師從徐悲鴻張大千
范光陵博學多才,被譽為“三冠才子”,即桂冠詩人、中國電腦之父、企管大師。他所學橫跨文法與理工,且詩書畫三絕。“我在臺大開始是讀中文系,后來轉(zhuǎn)讀法律系;去美國留學后,在紐約大學讀國際關(guān)系和電機工程,在哥倫比亞大學搞系統(tǒng)工程;后又專攻電腦及管理系統(tǒng)。”范光陵強調(diào),在美國留學時除了專業(yè)主課外,在各學校無一例外全部選修美術(shù),因為從小對畫畫就有極大興趣。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父親帶著全家輾轉(zhuǎn)到重慶,范光陵就讀于重慶南溫泉小學一年級。小學旁邊就是一所大學,徐悲鴻教授當時在那教書。“有一天爸爸帶我去見徐伯伯,見面后徐伯伯說我資質(zhì)很好,建議跟他學畫畫,所以我第一筆畫是跟徐伯伯學的。第二年,張大千從巴西回來,我爸爸帶我去見他,第一眼他就很喜歡我,也讓我跟他學畫畫,所以我第二筆畫是向張伯伯學的。”
談起師從兩位國畫大師的經(jīng)歷,范光陵表示,他自認學得并不好,但畢竟是名師之后,以后在畫畫方面膽量大得不得了。他發(fā)覺中外美術(shù)各有優(yōu)點,中國畫的優(yōu)點是詩畫合一,非常寫意與自然,這是西方所沒有的。因此,他把“詩畫合一”思想與西洋油畫相結(jié)合,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新畫法。
范光陵把詩書畫方面的成就,歸因于從小受到家教的熏陶。事實上,父親范苑聲教授就是安徽名校野寨中學與南岳書院的創(chuàng)始人。“兒童最天真,心中一片純;慎而教之早,一生都是春。”“學識最重要,品格不可拋,少小勤上進,老大不須勞。”母親李國彝在文學方面也很有成就,在范光陵很小的時候就鼓勵支持他學習國學,為范光陵日后的詩書畫造詣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礎(chǔ)。
“我的母親是非常了不起的人,家教非常嚴格,要求不能講假話,做事一定要誠心誠意幫助別人,寧可犧牲自己,不可犧牲別人,這養(yǎng)成了我一輩子的習慣。”范光陵動情地說,他非常感激母親。
關(guān)于“破冰之旅”突破兩岸40年禁區(qū)勇敢踏出歷史性步伐
“生為中華人,死為中華靈。”身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在各種榮譽光環(huán)面前,范光陵最為自豪的還是34年前率團實現(xiàn)的兩岸首次破冰之旅。無論對他個人還是對兩岸關(guān)系來說,這次破冰之旅都是一段有著重要意義的歷史性事件。
當年因為受到蔣經(jīng)國先生的賞識,范光陵一度有機會在官場上“更上一層樓”。“有一天,經(jīng)國先生叫我接任‘經(jīng)濟部部長’,我婉拒了,因為已經(jīng)接任一所大學的學院院長,做人要有誠信。六個月之后,經(jīng)國先生再讓我接任‘教育部長’,我又婉拒并報告說,剛擔任加州大學商學院長兼國際主席。”
回憶這段往事,范光陵告訴記者,其實他當時婉拒的理由是另有考慮。“我要的是兩岸破冰之旅,要的是促進中華民族的團結(jié),中國不能分裂,兩岸一家親,我忠孝愛國,要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而奮斗。”他解釋說,如果在臺灣接任“經(jīng)濟部長”或“教育部長”,那想要去進行破冰之旅,大陸可能會質(zhì)疑我是“敵賊”,臺灣方面也會罵我“投降”。
范光陵表示,1988年1月蔣經(jīng)國去世,李登輝接任。為了破冰之旅獲得更多支持,他去找世界著名華人華僑領(lǐng)袖陳香梅女士,還與她一起召開記者會宣布破冰之旅的消息。破冰之旅訪問團,100多人爭相加入,最后只挑選了十幾個人。“我們先飛到香港,分頭到廣西漓江,裝作去旅游,我們出發(fā)前都訂了上海和平飯店、北京飯店。”范光陵回憶,從漓江飛到上海,一下飛機就受到熱烈歡迎,6月25日抵達北京。
第二天,《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登《四十年來第一次到大陸觀光 臺灣經(jīng)濟文化探訪團抵京》,轟動全球,輿論評價為“突破兩岸40年禁區(qū)的驚天壯舉,推動祖國和平統(tǒng)一的歷史之旅”。
2018年,為紀念破冰之旅30周年,范光陵在上海黃浦江以十個“秋”字寫了首“十秋詩”:“秋月秋山秋江水,秋風秋雨秋滿樓。忠孝愛國千秋傳,秋去秋來忘憂愁。”
他說:“大陸與臺灣同根同源血濃于水,為了五千年中華民族,為了臺灣人民的平安幸福,中國應該和平統(tǒng)一。中國人與中國人要滿懷親情擁抱在一起,全面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關(guān)于“電腦之父”首創(chuàng)中文“電腦”譯名
1960年代,身在美國的范光陵首創(chuàng)將英文的“Electronic Com-puter”譯為中文的“電腦”,并完成了中國人寫的第一本電腦書《電腦和你》,因而被譽為“中國電腦之父”。
“電腦技術(shù)比我好的人很多,大家把‘中國電腦之父’的榮譽給我,不僅是因為我首創(chuàng)‘電腦’這個中文詞語,更重要的是我宣傳了電腦理念。”范光陵對電腦的苦學精通,與一段“情人的眼淚”故事有關(guān)。
他在紐約大學讀書時,勤工儉學在餐飲店當洗碗工。當時臺灣一位?;ǖ矫绹魧W,轟動紐約華人界,還舉行了歡迎晚會。“我洗碗結(jié)束后也趕過去,一身臭汗,沒人理我。我上臺唱了一首歌《藍梅山》,沒想到這位?;ê芟矚g,事后就主動找我。我就跟她講我的人生抱負,她很感動,就這樣成了我這個洗碗工的女朋友。”可是她的伯父是臺灣的高官,家人希望她找個金龜婿,怎么嫁給一個洗碗工呢?于是,他倆最后在紐約百老匯附近的夜雨中分手。
“這次分手對我刺激很大,我發(fā)誓一定要學世界上最新的科技,當時的最新科技就是計算機。”范光陵說,他幾經(jīng)波折努力爭取,最后被世界上最大計算機公司IBM錄取。“我是世界上第一個以文法出身進入IBM的中國人。”他對計算機知識如饑似渴,當很多同班同學溜出課堂去吃宵夜時,他卻認真聽課做作業(yè),專業(yè)知識一直穩(wěn)定提升,很快被麻省理工相中。
“那個時候,很多人認為計算機只是速度很快的計算器,或者說是計算速度很快的大算盤,但我就認為它是新的智慧與腦力。”但當范光陵在拉斯維拉斯一場計算機大會首次提出計算機就是電腦,卻遭遇一片罵聲,回到臺灣也遭到反對。直到1988年帶團到大陸實現(xiàn)破冰之旅,“電腦”這個詞和相關(guān)觀念才得到迅速改觀。他獲邀到北京大學做計算機相關(guān)知識的演講,他同樣提出“電腦”的概念。(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吳生林 文/圖)
相關(guān)新聞
- 2022-08-31孫亞夫:“九二共識”鐫刻在歷史上,歪曲不了更推翻不了
- 2022-08-31“九二共識”3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在京舉行
- 2022-08-26陳元豐同夏立言會面
- 2022-08-19凝聚智慧傳遞兩岸民意 激蕩思想共謀民族復興
新聞推薦
- 兩岸青年論壇在香港舉辦 聚焦人工智能發(fā)展2025-01-09
- “浙”里江山登高迎新年,兩岸攜手逐夢新征程2025-01-09
- 融·合|“回家”的運動 讓兩岸青年的心貼得更近2025-01-09
- 誦《鄉(xiāng)愁》、齊跳舞 兩岸青年同書中國“福”2025-01-09
- “西安藝術(shù)之匙·歷史之門”臺灣大學生研學活動在西安舉辦2025-01-09
- 2025年第二十三屆“兩馬同春鬧元宵”燈會完成全部布展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