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萊豬”抗議風起云涌,但美國,并不滿意
去年,因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蔡英文一句“時空環(huán)境不同”,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萊豬”)即在7成民意反對之下,強行通過,于今年1月正式入島。時至今日,島內關于“萊豬”的抗議已成燎原之勢,由國民黨等組織團體推動的連署案,一路高歌猛進。反“萊豬”活動能否成為2022年臺灣“九合一”選舉的關鍵議題,值得關注。
“萊豬”入島一方面讓島內政壇風雨交加,另一方面也讓島內民眾食品安全受到威脅。早在推銷“萊豬”政策時,民進黨政客及媒體曾輪番鼓吹,引進“萊豬”將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并促進“美臺”經濟交流。但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這兩個目標都出現(xiàn)了嚴重“跑偏”。
國際能見度方面,確實有所提升,因為臺灣變成了全世界少數(shù)可以進口“萊豬”的地區(qū)之一。這個變化想必會引起全球“萊豬”經營者的關注;“美臺”交流方面,在“萊豬”通過前后,美國一些政客確實與民進黨當局官員進行了幾次視頻會議,但這些官員隨著新一屆美國政府的履職,早已不在其位。
在折騰了一大圈之后,民進黨當局的表現(xiàn)并沒有得到美國方面的肯定。據臺媒報道,3月1日,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將2021年度貿易政策議程及2020年度報告送交國會,點名臺灣對美國豬肉及牛肉產品設有進口限制,并對臺灣“欠缺科學根據”的農業(yè)政策表達嚴正關切,還將移除臺灣對美豬與美牛產品進口的各項壁壘,列為優(yōu)先事項。
簡單來說,美方覺得臺灣地區(qū)對美豬、美牛的開放程度還不夠,還得再加碼。
對于美方此舉,民進黨當局外事部門發(fā)言人歐江安則展現(xiàn)出高度的“通情達理”。他表示,“臺灣充分理解美方立場”,并聲稱“與USTR關系友好、溝通管道暢通”。島內網友對此諷刺,“悲哀無能的民進黨政府,舔美又被玩弄?;钤摗?rdquo;“鳳梨出不去,毒豬請進來。”“美國吃人夠夠,霸凌無上限。”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大陸暫停輸入臺灣地區(qū)鳳梨后,美“在臺協(xié)會”(AIT)及加拿大“駐臺北的辦事處”均在社交媒體上“力挺”臺灣鳳梨,引得賴清德等一眾民進黨政客扎堆在評論區(qū)“感謝”美國。
相比民進黨政客的一頭熱,島內網友反應卻普遍冷靜,有網友表示,“美國來下單才實際”、美國要“買進幾百個貨柜的臺灣鳳梨,不然只不過是騙騙臺灣民眾而已啦”,還有網友諷刺,“記得每天都要吃18公斤,連續(xù)吃4天”。
此前早有島內有識之士指出,民進黨當局“倚美反中”路線十分愚蠢,因為“倚美”的好處看不到,但“反中”的壞處卻顯而易見。民進黨當局頑固“倚美謀獨”,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但會遭到大陸方面的嚴懲,更會在其沉溺自嗨的“美臺關系”上徹底喪失談判籌碼和話語權,被美方予取予求。(關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