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嘩眾取寵?民進黨炒作華航“改名”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又來嘩眾取寵?民進黨炒作華航“改名”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這兩天,民進黨當局重施故伎,再次上演“正名”把戲,“華航改名”又榮登島內(nèi)輿論熱榜。

 

臺立法機構(gòu)22日表決由民進黨黨團提出的所謂“旅行證件更名公決案”及“華航更名公決案”,最終以64張同意票通過,國民黨則全員未出席表決。

 

對于所謂“旅行證件更名”,民進黨宣稱,證件封面的“CHINA”會造成他國無法清楚辨識,“被誤認為來自中國大陸”。因此要求臺行政部門就如何進一步提升臺旅行證件之“臺灣”、“TAIWAN”辨識度研提具體作法。而“華航更名公決案”部分,民進黨提案要求臺交通部門應(yīng)研提分期可行之“華航改名計劃”,原因是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與中國大陸的中國國際航空(AIR CHINA)屢屢被混淆。

 

有關(guān)華航所謂的“正名”已不是第一次提出,從臺灣地區(qū)前領(lǐng)導(dǎo)人陳水扁執(zhí)政期間、到2016年7月以及2018年6月已三度被提及。而這次“改名”的提案起因要追溯到今年4月,當時民進黨大搞所謂“口罩外交”,由華航來運輸物資,在國際上狂撒口罩。當時一些綠營政客和媒體聲稱臺灣華航被誤認為大陸飛機,稱這是此前不對華航進行“更名”而造成的,叫囂著要為華航“正名”,但因備受爭議,很快就不了了之了。

 

那么,這次決議案通過,民進黨就真的能得逞讓華航改名嗎?根據(jù)相關(guān)規(guī)定,立法機構(gòu)通過的決議案并無法律強制效力,只能對行政部門做出監(jiān)督與建議,這就意味著,臺立法機構(gòu)通過的上述決議并無實質(zhì)意義,這又是個沒有任何結(jié)果的鬧劇。

 

民進黨執(zhí)政后曾多次炒作華航“改名”議題,但都無果而終。華航“改名”不是臺灣關(guān)起門自己單方面就能解決的問題,“改名”牽扯甚廣,涉及公司商標、航權(quán)談判、航約修訂、時間帶重新分配、變更國際航空運輸協(xié)會(IATA)代碼及機身涂裝等,不僅需要付出龐大成本,還可能會影響航權(quán),影響甚大。民進黨此舉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改名”的實質(zhì)是走向“法理臺獨”,而“臺獨”注定是絕路一條,民進黨心里也明白不可能真的“改名”,這顯然就是“臺獨”分子又一次自娛自樂的鬧劇而已。(文/郭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