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十二藝節(jié),上海點亮城市文化燦爛時刻

編輯:王瑞穎|2019-05-29 09:27:03|來源:人民日報

初夏的上海,兩條時間線正密密交織。

 

70年前的那個5月,“上海戰(zhàn)役”創(chuàng)造了城市攻堅戰(zhàn)中的奇跡:在炮火連天、硝煙密彌漫的激烈戰(zhàn)斗中,城市沒有遭到毀壞,電燈依然通明,電話依然通聯(lián),公共交通依然運行不斷……5月27日,上海全面解放。隨后70年,這座東海之濱超大城市,與新中國同頻共振,崛起為全球矚目的現(xiàn)代化國際大都市。

 

借力十二藝節(jié),上海點亮城市文化燦爛時刻

 

上海全景,資料圖片

 

70年后的又一個5月,正逢上海解放70周年,5月20日至6月2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jié)在滬舉行。這場國家級的文化藝術盛會,匯聚頂尖舞臺藝術在此競演,演藝及文創(chuàng)產品博覽會,優(yōu)秀美術、書法篆刻、攝影作品展覽免費向大眾開放……

 

如同一曲和弦,在這鮮花盛開的5月,在這座城市舉城歡慶自己70歲新生的這個時刻,十二藝節(jié)的舉辦,不僅僅是奉上一曲文藝的盛宴,更在成為上海文化的新起點、城市發(fā)展的新支點。透過這一國家級舞臺,人們能看到,新時代城市文化發(fā)展新思路,昭然若揭;一首城市與文化的協(xié)奏曲,正在奏響——

 

在上海,詩和遠方再一次美麗邂逅

 

對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是什么?是如水晶宮般璀璨的劇場,是圖書館、博物館這些人類知識與歷史的殿堂,還是各類歷史建筑、綠地公園、公共設施、文化場館?

 

這些都是,又不盡然。

 

文化,更是一座城市的底蘊和氣度,是空氣中彌漫的美好,是當你漫步城中的繁華商圈時,耳畔會突然響起一曲雄渾的交響名篇;在機場候機,轉身就能與一場非遺精品展相遇;鉆進川流不息的地鐵,站臺和車廂里文藝氣息撲面而來……

 

如今,這樣的美麗邂逅,正越來越多上演于上海市民的生活中。十二藝節(jié)開幕前夕,上海正式啟動2019“上海城市文化客廳”活動,讓上海市民能在“上海藝術商圈”“地鐵音樂角”“機場美術館”等一個個城市文化客廳里零距離地感受藝術的魅力。

 

借力十二藝節(jié),上海正在努力探索全城“文化+”——

 

十二藝節(jié),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jié),我國規(guī)格最高、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文化藝術盛會。這是一屆寫入歷史的盛會:十二藝節(jié)的舉辦,恰逢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5周年,也是文化和旅游部組建之后第一次舉辦中國藝術節(jié)。

 

借力十二藝節(jié),上海點亮城市文化燦爛時刻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jié)演出劇目、舞劇《天路》,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文旅融合,并不僅僅是“詩”與“遠方”的一次牽手。文化發(fā)展到今天,早已不是一個單個領域、單個圈子的命題。借力十二藝節(jié),上海正在打開更廣闊的公共藝術空間,更重要的是,進一步探索文旅融合的各種可能,讓藝術之光在上海處處點亮,走進更多人的生活當中。

 

為辦好這場“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jié)日”,十二藝節(jié)組委會提出了“十百千”的目標和計劃,即:“十萬觀眾進劇場,百萬觀眾在現(xiàn)場,千萬觀眾在線上。”在積極推動十二藝節(jié)的優(yōu)秀作品進劇場進展覽館的同時,還走進社區(qū)、校園、商場、公園、部隊、企業(yè)開展各種惠民演出和活動。

 

十二藝節(jié)期間,藝術元素也隨之進入城市文化客廳,在商場、地鐵、機場等處,市民游客都可以欣賞到各種藝術文化,隨處可看、隨途可得。

 

深夜,剛結束十二藝節(jié)群星獎音樂類決賽的東方藝術中心,觀眾已散去,劇場出口處卻依舊燈火通明,人來人往,這是工作人員和物流公司正在緊張地轉運道具,《慶豐年》的大簸箕,《保衛(wèi)娘子關》的大鼓,一個個被搬上車送往惠民演出地點。十二藝節(jié)期間,群星獎在上海舉辦了24場基層惠民演出,覆蓋上海16個區(qū),所有演出均為公益性演出。

 

西安市話劇團的《柳青》和西藏自治區(qū)話劇團的《共同家園》兩部角逐十二藝節(jié)文華大獎的話劇,在上海外高橋文化藝術中心大劇場上演。家住上海高行的奚阿姨得知后,第一時間搶購了票。“這真是老百姓的福氣呢,哪里能想到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這么高大上的文藝節(jié)目?,F(xiàn)在我們真的是在藝術中生活,陶冶情操。”

 

十二藝節(jié),催化“教科書”級別的經典作品

 

為何是十二藝節(jié),成為上海探索城市與文化融合發(fā)展的最佳催化劑?

 

不如從十二藝節(jié)的開幕演出,上海歌舞團有限公司排演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說起。

 

用“不發(fā)一言”的舞劇形式講述人們熟知的諜戰(zhàn)故事、紅色題材,詫異嗎?在十二藝節(jié)開幕現(xiàn)場,當幕布拉開的那一刻,所有的疑慮,瞬間打消。極簡舞臺上,幾束追光打下,報社記者、裁縫掌柜、小學徒、黃包車夫、賣花女……12年的潛伏生涯,每日行走在刀鋒的李俠與蘭芬,懸念重重的故事,詩意動人的表演,巨大的藝術張力,讓臺下觀眾“有看電影大片的既視感”。

 

借力十二藝節(jié),上海點亮城市文化燦爛時刻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jié)演出劇目、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圖片來自網絡

 

當急促的發(fā)報聲響起,舞臺下,隱約傳來無法抑制的抽泣聲,那是屬于英雄的故事,長河無聲奔去,唯愛與信念永存。專家評價,從某種意義上說,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實現(xiàn)了中國舞劇觀念的升級換代。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主席馮雙白說,“這部劇達到了示范性的高度,完全可以被寫進舞蹈學院的教科書。”

 

十二藝節(jié),是對我國近年文藝創(chuàng)作最高規(guī)格的檢閱。匯聚在十二藝舞臺上的,無不是各地精心打磨的文藝精品。僅以舞臺演出為例,匯聚在上海的51臺劇目將在遍布上海的19個劇場演出102場。其中有參加目前全國唯一的舞臺藝術政府獎——第十六屆“文華大獎”終評的38臺劇目。

 

5月26日晚,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jié)演出劇目、由廣州歌舞劇院創(chuàng)排的民族舞劇《醒·獅》再度燃爆劇場。謝幕時,觀眾們一遍遍鼓掌叫好。“把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到舞臺上,能做到不生硬、不尷尬的太少了,這部舞劇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做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族情懷的完美結合。”有觀眾評價。

 

這是一場何等的盛會。十二藝節(jié)同樣帶來了全國優(yōu)秀美術作品展覽、全國優(yōu)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全國優(yōu)秀攝影作品展覽。三大展覽展出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和水彩(粉)畫等門類的美術作品總量近1200件,代表著中國當下視覺藝術的最高水平。展覽所在的中華藝術宮內展線長達4公里,奏響一曲波瀾壯闊的視覺藝術交響。

 

借力十二藝節(jié),上海點亮城市文化燦爛時刻

 

中華藝術宮內展覽現(xiàn)場,圖片來自網絡

 

演藝及文創(chuàng)產品博覽會在這里,最具創(chuàng)意的文創(chuàng)產品濟濟一堂;群眾文藝的頂尖舞臺也在這里,十二藝節(jié)期間連續(xù)7場決賽決出群眾文藝最高獎“群星獎”……迎來中國最高規(guī)格的藝術節(jié),上海勢要抓住這一機遇,最大程度擴大十二藝節(jié)溢出效應,在文化交流融匯中加速向前。

 

正如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于秀芬所言,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jié)在上海舉辦,“是對上海的高度信任,也是上海廣大文藝工作者向全國同行學習、提升自身水平的良好機會。”

 

上海,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這里有密集的演藝劇場和藝術舞臺,有熱愛藝術、開放包容的文明觀眾……恰逢其時,十二藝節(jié)選擇了上海,無疑是一劑“強力催化劑”,勢將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文化交流與碰撞,助力上海文化活起來、火起來。

 

打造“世界會客廳”,讓文化彌漫全城

 

上海解放70年,黃浦江畔海關大樓鐘聲依舊如金石般撞擊,雄渾悠揚。

 

大河奔流,歷久彌新。作為長三角龍頭的上海,要將浦江兩岸打造成“世界的會客廳”,離不開自身的文化底蘊。而十二藝節(jié)的舉辦,為這座城市帶來的影響,將在更深遠處。比如,進一步催化文旅融合——呼應中國藝術節(jié)的盛大舉行,上海為十二藝節(jié)定制文旅融合精品線路與產品,40條精品路線,以“看大戲,游上海”為主題,串起上海16個區(qū)的主要文化旅游資源,其中,直接與十二藝節(jié)相關的線路就有9條。

 

事實上,整個十二藝節(jié)的演出劇目遍布上海各區(qū),市民游客在盡享明媚春色之余,盡可在“全面開花”的演出場館觀賞感興趣的演出。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把散落在上海各處的“珍珠”串聯(lián)起來,讓“看大戲”成為“游上海”的新鮮導航,“就是希望借十二藝節(jié)的精品劇目來提升城市各個地方的‘精致游’品質。”于秀芬說。這是上海為十二藝節(jié)定制文旅線路和產品的重要初衷、服務惠民的初衷。

 

借力十二藝節(jié),落子布局,這座城市的文化布局越來越細致,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潤物無聲。

 

借力十二藝節(jié),上海點亮城市文化燦爛時刻

 

2019年春天上海街頭的藝術表演,資料圖片

 

作為城市文化客廳板塊之一的“上海藝術商圈”,旨在創(chuàng)造藝術展示、文化普及的新渠道,今年已是第三個年頭。超過200多個品類,延伸出超過1000臺節(jié)目,將通過上海全市100多個商場來到市民身邊,讓藝術成為都市文化的核心和市民的生活方式。

 

以往親子類浸入式戲劇展演、京劇、滬劇、昆曲等傳統(tǒng)藝術表演自不待說,藝術展覽、相聲、手工活動以及學生喜愛的“二次元”展正在吸引更多年輕一族前來“打卡”;諸如音樂劇《芝加哥》、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等節(jié)目,還將以showcase的形式將商場變身為臨時劇場,讓市民在商圈感受劇院的魅力。

 

美術展覽、音樂角……一座座地鐵站正在成為文化展示的窗口。作為上海城市文化客廳的板塊之一,“地鐵音樂角”已經成為上海市民認知度和認可度最高的活動之一。今年,100場精彩的演出將繼續(xù)在地鐵里上演,市民穿梭于地鐵時,能夠聽到《歡樂頌》《春節(jié)序曲》等動人樂曲,感受當代藝術的熏陶。

 

浦東機場博物館自2014年開館以來,每年向公眾推出一系列“小”而“精”的展覽,讓過往旅客候機之余體驗了中國文化之美。2016年,浦東機場藝術館正式開館。這是國內首家擁有固定展出場地的機場藝術館。開館2年來,一批來自上海油畫雕塑院、中華藝術宮、劉海粟美術館的展覽吸引了眾多乘客駐足。

 

在上海市區(qū)的另一端,虹橋機場藝術館也于今年2月投入試運行,首期展覽以“指尖上的非遺”為主題,精選上海本土手工核雕及木質微雕藝術傳承人的原創(chuàng)作品,為旅客帶來一份純粹而獨特的藝術享受。

 

文化,正在彌漫全城。于秀芬表示,上海要建設現(xiàn)代化的國際大都市,就是要進一步挖掘上海城市豐富的文化內涵,提升城市軟實力和吸引力。“讓紅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象水和空氣一般,彌漫在城市的各個空間和角落,象水、空氣和陽光一樣,滋養(yǎng)著市民和游客的心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