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惟助:昆曲交流 兩岸典范

編輯:王瑞穎|2019-02-11 15:44:00|來源:人民網(wǎng)

 

洪惟助:昆曲交流 兩岸典范

 

洪惟助在研究室內(nèi)展示昆曲資料。(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洪惟助:昆曲交流 兩岸典范

 

臺灣“中央大學”昆曲博物館內(nèi)展出的戲服、戲帽。李響 攝(新華社發(fā))

 

在大陸,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百戲之母”昆曲的復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臺灣,影響更為深遠的則是昆曲傳習計劃。臺灣“中央大學”戲曲教授洪惟助正是該計劃的主持者,他創(chuàng)辦了臺灣昆劇團、第一座昆曲博物館,編纂了世界上首部昆曲辭典,目前正編寫昆曲在臺灣的發(fā)展史。

 

“昆曲交流可以說是兩岸交流的典范。兩岸的昆曲學者藝人互相扶持、互補有無,讓昆曲從一個寂寞的劇種,變得為大家所重視。”在洪惟助臺北的家中,記者聽76歲的他細述起親歷的兩岸昆曲交流故事。

 

與昆曲結(jié)下不解之緣

 

上世紀60年代,洪惟助跟隨遷臺的知名昆曲曲友徐炎之、張善薌夫婦學習唱曲,從此與昆曲結(jié)緣。徐炎之夫婦在臺灣十余所大專院校和中學教授昆曲,并組織“同期曲會”,培養(yǎng)了不少昆曲研習和愛好者。

 

1989年,大陸六大昆劇團齊聚香港演出,洪惟助深為演出的細膩精致而感動,對昆曲產(chǎn)生了愈發(fā)深厚的感情。次年,臺灣曲友賈馨園發(fā)起“昆曲之旅”,洪惟助等人隨之前往上海,對上海昆劇團的表演大為驚艷。

 

根據(jù)洪惟助的考證,臺灣的昆曲活動可上溯至清乾隆年間,但在1949年以前,昆曲在島內(nèi)主要保存于流行的北管、十三腔、京劇中。此后不少曲友遷居臺灣,昆曲清唱和彩演日漸頻繁,但始終沒有專業(yè)的昆劇團。隨著徐炎之夫婦辭世,臺灣的昆曲活動也逐漸沉寂。

 

“昆曲在臺灣家底豐厚,值得研究推廣,而且要研究中國戲曲,昆曲在戲曲史上是重要劇種。元雜劇等現(xiàn)在已不能演出,但其劇本、舞臺美術(shù)等很多保留在昆曲里面。清代以后興起的劇種,大部分受昆曲影響。昆曲是承前啟后的劇種,要好好發(fā)揚。”洪惟助說。

 

1991年,洪惟助與臺灣“中央研究院”首位戲曲院士曾永義共同主持“昆曲傳習計劃”,10年間,共舉辦6屆,培養(yǎng)昆曲愛好者400余人,專業(yè)演員20余人,共學折子戲40余折。

 

昆曲傳習計劃影響深遠

 

“每次都報滿,從小朋友到70多歲的退休老人,還有全家都來參加的。”洪惟助說,參與人數(shù)最多的是大學生,還有學校老師。“當時我小兒子上小學二年級,他也跑來聽,回去跟同學介紹昆曲。”

 

昆曲傳習計劃從第四屆起,除招收業(yè)余愛好者,還增設(shè)“藝生班”,吸引優(yōu)秀曲友和“國光”“復興”兩劇團京劇演員參與,此后又培養(yǎng)文武場(樂隊)人才,為日后島內(nèi)的昆曲演出和后續(xù)發(fā)展打下了基礎(chǔ)。

 

念及上世紀90年代大陸的昆曲發(fā)展狀況,洪惟助感慨萬端。“曲社里都是老人,不過一二十人,還常常找不到人吹笛子,劇團演出也沒人看。”他那時50歲,進場看戲發(fā)現(xiàn)自己竟是最年輕的。演員出場沒人鼓掌,結(jié)束時觀眾各自散去。“看了就很傷心。”

 

洪惟助等人廣邀大陸各大昆劇團名家來臺演出、教戲、錄像,既讓大陸戲曲界對昆曲發(fā)展重拾信心,又為昆曲傳承保留了寶貴的影音資料,張繼青、蔡正仁、汪世瑜、岳美緹等人的藝術(shù)巔峰狀態(tài)得以記錄,為后輩學藝提供彌足珍貴的參考。

 

“臺灣后來成立了十幾個昆曲社團,有七成以上的參與者是傳習計劃出來的。”洪惟助說。2000年,昆曲傳習計劃結(jié)束,洪惟助組織藝生班、文武場班優(yōu)秀學員,成立臺灣昆劇團并擔任團長。

 

兩岸攜手傳藝風雨精誠

 

“臺灣昆劇團一年至少演出七八場,多的時候有20多場,但沒有自己固定的演員。”洪惟助說,劇團至今演過折子戲60余折,串本戲(縮編戲)和新編戲13本,曾到大陸多地和海外演出。劇團成立后,大多數(shù)時候以戲帶功,每年大概請兩批大陸名師來幫忙排戲,給演出把關(guān),多則3個月,少則1個月,還會開設(shè)講座及推廣班。

 

在洪惟助看來,臺灣以前研究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學者,大都是“在故紙堆里討生活”,圍繞文獻資料打轉(zhuǎn)。他卻堅持“戲曲是活在舞臺上的”,帶動學術(shù)界對戲曲表演有了更多關(guān)注。昆曲傳習計劃整個運作模式,也影響到其他劇種在島內(nèi)的傳習與研究。

 

1992年,洪惟助在“中央大學”成立戲曲研究室,首要工作是編纂《昆曲辭典》。由于相關(guān)研究不足,洪惟助遍訪大陸多地搜集文物史料,更訪問百余名曲家、演藝家和學者。2002年,由洪惟助主編的該辭典問世,共有200余萬字、圖片1003張、“基本形體身段示范”光碟2張,兼顧文獻、文學、音樂、舞臺表演等方面。它既是世界上首部昆曲辭典,也是兩岸學者心血的結(jié)晶。

 

近30年來,戲曲研究室收集文物上千種,包括明清以來戲曲家及昆劇藝人書畫,清代和民初線裝書,清乾隆以來名家所藏所抄珍貴曲譜、樂器、戲服、戲船模型等。同時擁有戲曲相關(guān)書籍1.5萬余冊、期刊3000余冊,影音資料1萬余種。

 

以此為基礎(chǔ),2017年底,全臺首座昆曲博物館在洪惟助的主持下成立,它坐落于“中央大學”文學院二館,至今已吸引近萬人次參觀,同時兼有圖書館和教學傳習功能。從去年底至今年7月,昆劇傳字輩特展在此舉辦。從清末民初昆曲衰微到如今走向復興,背后既有洪惟助等人的傾力推動,更見兩岸攜手傳藝的風雨精誠。(記者 張盼)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