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巴以僵局在艱難中求解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9-12-26 14:34:12 | 來源: 新華網(wǎng) |
“11月12日,以軍‘定點清除’伊斯蘭圣戰(zhàn)組織高級指揮官。加沙地帶巴勒斯坦武裝組織遂向以色列境內發(fā)射近400枚火箭彈,以色列則以多輪空襲回應。”
“11月13日,以軍戰(zhàn)機繼續(xù)轟炸加沙地帶,巴勒斯坦武裝則繼續(xù)向以色列境內發(fā)射火箭彈。11日起爆發(fā)的新一輪巴以沖突已經造成13名巴勒斯坦人喪生。”
——這是關于巴以局勢的兩篇報道。第一篇發(fā)生在2019年11月,第二篇發(fā)生在2018年11月。不變的角色,雷同的情節(jié)!
巴以局勢,打打停停又一年,巴勒斯坦問題繼續(xù)被邊緣化,和平進程依舊步履維艱,巴以僵局還是糾纏難解。
巴勒斯坦:持續(xù)分裂,趨于激進
“巴勒斯坦內部分歧嚴重,無法團結起來,形成與以色列抗衡的真正力量。”外交學院中東研究中心主任高尚濤說,持續(xù)的政治分裂,令實力本就明顯弱于以方的巴方更難在博弈中掌握主動。
這一年,以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為主流派別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以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為代表的激進派別之間的矛盾并未明顯緩和,法塔赫、哈馬斯“分治”僵局如故。
2018年10月,為抗議美國政府在巴以問題上無視巴方核心利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宣布終止履行與以色列簽訂的各項協(xié)議,暫停承認以色列國,轉而采取切實步驟,謀求為建立主權獨立國家奠定基礎。但受錯綜復雜的國際和地區(qū)形勢影響,巴方訴求并未得到國際上足夠回應。巴勒斯坦問題被邊緣化的趨勢未得到根本扭轉。
更嚴重的是,與以色列“脫離接觸”并未使巴勒斯坦各方面狀況變得更好。這一年,無論在法塔赫主政的約旦河西岸,還是在哈馬斯實際控制的加沙地帶,民生的每況愈下是嚴峻現(xiàn)實。
種種困境使巴勒斯坦人對現(xiàn)狀充滿失望甚至絕望。在被以色列長期封鎖的加沙地帶,向以色列境內發(fā)射火箭彈,成為巴勒斯坦人的一種宣泄。但是這些火箭彈,只會進一步刺激以色列軍事打擊、推動以色列民意右傾,把巴以推入沖突、?;?、再沖突、再停火的暴力循環(huán)怪圈。
以色列:選舉迷局,前景不明
2019年的以色列,還循環(huán)在另一個怪圈里,那就是大選。
在4月舉行的議會選舉中,總理內塔尼亞胡領導利庫德集團勝選,然而組閣失敗。議會隨后解散。9月,議會選舉再度舉行,前國防軍總參謀長甘茨率領藍白黨勝出??偨y(tǒng)里夫林先后授權內塔尼亞胡、甘茨組閣。然而兩者均未成功。議會繼而解散。內塔尼亞胡領導看守政府,直至2020年3月議會選舉三度舉行。
如此頻率的大選,在以色列建國史上前所未有。由于利庫德集團和藍白黨支持率起伏不大,第三次選舉前景依舊不明。
一個值得注意的事態(tài)是,兩次選舉都表現(xiàn)出民意的總體右傾,主要參選政黨都沒有把巴勒斯坦問題列入競選綱領,巴勒斯坦問題繼續(xù)被邊緣化的趨勢明顯。這意味著,巴勒斯坦問題以及以巴關系現(xiàn)階段都不是以色列國內輿論關注的焦點。
由于民意總體右傾,加上美國政府支持,內塔尼亞胡甚至在以巴關系敏感問題上不斷放出狠話。他曾表示,如果他領導利庫德集團勝選,將把約旦河西岸納入以色列主權。
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馬曉霖指出,內塔尼亞胡主政10年來,在處理巴勒斯坦問題上信奉恃強凌弱的“叢林法則”,并成功分化阿拉伯國家陣營,不斷擠壓巴方回旋余地,以至于如今以方對與巴方談判毫無興趣。
美國:漠視關切,激化沖突
巴以問題陷入今天的僵局,與近年來美國的做法密切相關。
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搬遷美國駐以大使館至耶路撒冷;關閉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駐華盛頓辦事處;停止資助聯(lián)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機構……兩年來,作為巴以和平主要調解者,美國政府“一邊倒”支持以色列,漠視巴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令巴以沖突進一步激化,使業(yè)已中斷五年的巴以和談幾乎失去重啟可能。
不僅如此,美國政府還力圖推翻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支持的“兩國方案”,極力推銷所謂的“世紀協(xié)議”——以向巴方提供經濟援助換取巴方在建國、領土等核心利益上向以方做出妥協(xié)。
然而,“世紀協(xié)議”還未正式公布,就遭到巴方堅決抵制。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zhí)行委員會秘書長賽義卜·埃雷卡特直言,“特朗普政府早已失去巴以和平調解者的身份,巴方拒絕承認美方扮演的角色”。
馬曉霖指出,“世紀協(xié)議”實已破產,“這一方案以犧牲巴勒斯坦利益為代價,企圖打破巴以僵局。美國已徹底失去充當中東和平進程監(jiān)護者、推動者、擔保者等角色的資格,其作用跌至歷史最低點”。
以“兩國方案”為基礎,尋求巴勒斯坦問題全面公正解決,實現(xiàn)巴以兩國和平共處、共同發(fā)展,既符合雙方利益,也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這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
正如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所說:“巴以雙方如今不僅需要一項和平計劃,更需要一項拯救和平計劃的計劃。”(新華社北京電 記者劉學)
新聞推薦
- 昆山兩岸主題金融改革試驗區(qū)4年落地71項創(chuàng)新成果2024-10-31
- 中國航天員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氣從哪兒來?2024-10-31
- 島內輿論:期待未來有來自臺灣的航天員乘著神舟逐夢2024-10-31
- 前三季度進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跨境電商,助力中國品牌出海2024-10-30
- @在閩臺胞 一批惠臺利民政策措施值得關注 涉及四方面17條2024-10-29
- “我為臺胞辦實事”推進活動在京舉行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