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誕生地與“憂樂精神”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霍建陽):提到岳陽樓,大家一定會吟誦起膾炙人口的“先天下之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可謂婦孺皆知,但《岳陽樓記》并不是在岳陽寫的,它誕生在河南鄧州的花洲書院。

 

范仲淹在“慶歷新政”失敗后來到鄧州,在鄧州百花洲旁創(chuàng)立書院培養(yǎng)人才,書院因此得名“花洲書院”。當時范仲淹摯友滕子京在岳陽做官重修了岳陽樓,新樓落成后,滕子京派信使攜新樓文圖,請范公為新樓作記,范公欣然應允,于慶歷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在花洲書院看著新樓文圖寫下《岳陽樓記》,于是便有了千古名篇——“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花洲書院自建成以來一直是鄧州治學興學之地,范仲淹在此寫下的黃鐘大呂《岳陽樓記》中蘊含的“憂樂精神”對鄧州影響頗深,現已成為鄧州的“三種精神”之一(鄧州“三種精神”為:憂樂精神、雷鋒精神、渠首精神)。多年來,鄧州以花洲書院為依托,大力弘揚和宣傳范公精神,書院現在也成為廉政教育基地,讓黨員干部在這里感受心懷百姓、廉潔自律的“憂樂精神”,也讓“憂樂精神”歷久彌新的內涵造福百姓。

 

漫步在花洲書院中可以聽到反復播放的《岳陽樓記》朗誦,游覽結束折返,范公的塑像立于入口處,加之耳邊回蕩的范公詩句,抬頭望去,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豪壯情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