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女兒吳青憶母親與巴金“舅舅”世紀友情

“媽媽和巴金舅舅都是真人,說真話,真誠。”冰心的小女兒吳青,已是耄耋老人,依然習慣稱呼巴金為“舅舅”。

 

22日,由河北文學館、冰心研究會、巴金故居聯(lián)合舉辦的《冰心巴金世紀友情展》在河北石家莊開幕。吳青出席展覽開幕式。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此際當以同懷視之。”冰心和巴金的友誼始于20世紀30年代初,他們因文學結(jié)緣,從此相識相知,成為一對文學界的老友和人生難得的知己。兩位老人的世紀友情,成了文壇的佳話、讀者熱議的話題和學者研究的課題。

 

在展覽現(xiàn)場,吳青細細地觀賞著,對于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她如數(shù)家珍。“他們倆很默契,哪怕不多說話,就能相互理解對方。”吳青說,這是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價值觀、責任感和心態(tài)。

 

同為中國的文學大師,冰心和巴金都經(jīng)歷了“五四”運動以來20世紀中國文學幾乎每個重要的關(guān)口。

 

在吳青看來,共同的人生經(jīng)歷塑造了冰心媽媽和巴金“舅舅”共同的價值觀。吳青說,在“五四”運動的滌蕩下,他們對于人、人性、自由、平等、法治的看法和追求是一致的,他們都“愛這個國家,愛人民”,并且“堅持說真話”。正是因為有這個基礎(chǔ),兩人才結(jié)成了莫逆的知己。

 

“他們都熱愛‘人’,重視‘人’。”吳青回憶說,“媽媽告訴我女人先是人,然后才是女人;男人先是人,然后才是男人。”而巴金“舅舅”則在他的《隨想錄》里反思,“沒有神,也就沒有獸。大家都是人。”

 

晚年的巴金和冰心,都再次在創(chuàng)作上煥發(fā)了青春的光彩。更重要的是,他們總是站在思想解放的最前沿,助力中國文學的探索和發(fā)展。

 

回憶那段歲月,吳青說,1980年6月,冰心突患腦血栓,不能寫作,非常痛苦。“媽媽說,‘生命從80歲開始’,她需要重新學寫字,重新學走路。”而巴金“舅舅”晚年寫字同樣手抖得厲害,然后還是堅持繼續(xù)寫。“他們對讀者的愛、他們的責任感,使得他們能夠繼續(xù)堅持寫,他們非常了不起。”

 

1999年和2005年,冰心和巴金相繼逝世。再到2011年雷潔瓊?cè)ナ?,吳青曾感嘆,“送走了娘的最后一位老朋友。”但吳青表示,這些老人們雖然離去,但是他們的精神,他們的大愛,他們對“講真話”的追求,不會隨著他們而離開。

 

“現(xiàn)今需要冰心和巴金的精神,需要懂得愛是大愛,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需要懂得愛就是責任。”吳青希望更多人都能看到、領(lǐng)會到冰心和巴金他們的成長歷史、他們的友情。(中新社石家莊10月22日電 作者 李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