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教育改革邁向縱深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10-23 09:49:36 | 來源: 人民日報 |
資料圖
10月22日,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以“教育綜合改革”為主題的第六場集體采訪活動,上海市教育衛(wèi)生工作黨委書記虞麗娟、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新疆哈密職業(yè)技術學院副院長劉志懷、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徐川、貴州省黔東南州鎮(zhèn)遠縣江古鎮(zhèn)中心小學教師黃俊瓊6位十九大代表接受中外媒體采訪。
高考改革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我潛能
在深化教育改革中,高考改革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直面挑戰(zhàn)的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應如何應對?
作為高考綜合改革的試點之一,上海實現(xiàn)了首屆新高考的平穩(wěn)落地。虞麗娟說:“高考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教育系統(tǒng)內部的聯(lián)動。在高中階段,我們實施了學業(yè)水平考試改革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此推動學生全面而個性地發(fā)展。就大學來說,我們進一步擴大了大學和考生之間的雙向選擇,根據(jù)考生考試科目的選擇,組織大學設置相應的專業(yè)組,以此撬動大學的人才培養(yǎng)改革。”
“高考改革的探索,讓學生慢慢找到了自己、喚醒了自己,走向更加適合其發(fā)展的專業(yè)之路。”李希貴介紹,今年9月份開學,北京十一學校全校4359名學生有4359張課表。通過學校開發(fā)的268個學科課程、30個綜合課程和70個職業(yè)考核課程,每一個學生都形成了不一樣的學習和成長路徑。
推進“雙一流”要實實在在去干
前不久“雙一流”建設名單公布,對此,劉炯天表示,要加快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實現(xiàn)高等教育內涵式發(fā)展。這次名單的遴選有一套嚴格的準則,所以結果是值得認可的。但任何制度設計都有適應和完善的過程,隨著“雙一流”建設推進,辦法和規(guī)則還會不斷完善。
“歸根到底,‘雙一流’不是用來說的,而是要用來干的,不是排位,而是要實實在在去建設。”劉炯天說,“由教育大國走向教育強國,我們要做的必須是‘擼起袖子加油干’。”
高校思想政治課不接地氣是個老問題,許多任課老師做了一些新嘗試,該如何看待?徐川認為,對此應該一分為二地看。一方面要肯定那些勇于直面問題的嘗試,多給一些包容和理解。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保持頭腦清醒,所有嘗試、教學手段的變化必須服務于教學目的和目標。衡量一堂課或者思想政治工作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看學生接受了多少、消化了多少、吸收了多少,而不僅僅是老師在課堂上用了多少種花樣。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學校和社會兩個層面發(fā)力
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進程中,職業(yè)教育無疑承擔著培養(yǎng)大國工匠的責任。目前職業(yè)教育吸引力不夠強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學校和社會兩個層面的共同努力。”劉志懷表示,就學校層面而言,首先應該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使學生認識到工匠精神對他們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其次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通過老師嚴肅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學精神,影響帶動學生思想觀念認識的轉變;第三要在公共課、專業(yè)課和校園文化中融入勞動光榮、技能寶貴的內容,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培育工匠精神。就社會層面而言,工匠精神的培養(yǎng),需要社會消除對技術和勞動的歧視,同時還應該提高工匠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從制度層面來保護工匠精神。
新聞推薦
- 昆山兩岸主題金融改革試驗區(qū)4年落地71項創(chuàng)新成果2024-10-31
- 中國航天員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氣從哪兒來?2024-10-31
- 島內輿論:期待未來有來自臺灣的航天員乘著神舟逐夢2024-10-31
- 前三季度進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跨境電商,助力中國品牌出海2024-10-30
- @在閩臺胞 一批惠臺利民政策措施值得關注 涉及四方面17條2024-10-29
- “我為臺胞辦實事”推進活動在京舉行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