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陸生不是做“生意” 臺灣不能只算經(jīng)濟賬

臺灣《旺報》今日發(fā)表臺灣大學政研所陸生洪鑫誠的評論文章指出,縱覽臺灣方面目前對招收陸生窘境的檢討,其實大多都只關注“人數(shù)”的下降帶來的沖擊,不少透露出把陸生當“生意”的經(jīng)濟帳,卻少有放到臺灣人才政策乃至兩岸關系大局之下思考的。目前這種困局是該帶來一些有意義的反思了。否則,就算兩岸回暖,臺灣還有多少吸引陸生的底氣呢?

 

評論摘編如下:

 

今年臺校招收學士班陸生不止名額遭砍半,報名人數(shù)也僅剩1900余人,比起2015年高峰期的3572人,一樣形同砍半。只不過,前一個砍半是政策調整所致,后一個砍半則是陸生“用腳投票”,是符合市場機制的自然調節(jié)。

 

近兩年來,“藍天變綠地”挫傷陸生來臺意愿,尤其是兩岸官方交流停擺局面下,陸生及家長憂慮赴臺求學風險實乃情理之中。

 

而陸生在臺權利保障仍然任重道遠,尚未松綁的“三限六不”系列歧視性政策,每次有相關議題得到討論,都因民間消之不去的“反中”情緒,反而造成負面觀感,“法案”修改更是舉步維艱。

 

如此局面下,臺校招收陸生遭遇難題幾乎是必然的事。對此,臺灣方面出現(xiàn)不少檢討陸生政策的呼聲,利益直接受損的大學校方也叫苦不迭。

 

縱覽臺灣方面目前對招收陸生窘境的檢討,其實大多都只關注“人數(shù)”的下降帶來的沖擊,不少透露出把陸生當“生意”的經(jīng)濟帳,卻少有放到臺灣人才政策乃至兩岸關系大局之下思考的。

 

從人才政策來說,臺灣應該首先反思一系列的人才配套政策,不應該只專注“招生”,而應該同等關注“招生之后”。換句話說,學校與學生的關系,不是招到生,收了學費就結束了,而是在招到生之后才剛剛開始。切實保障和維護每一位學生的平等權利,這才是“以人為本”,也才能形成良好口碑。往遠了說,臺灣對外來人才的不友善又何止關于陸生?已不止一位臺灣同學、朋友跟我坦言,覺得臺灣對待外來人才太不友善,重保護主義來逃避國際競爭、限制人才流入,到底如何維持競爭力?

 

在招收陸生這件事上,臺校目前更多是在吃老本,想盡可能將現(xiàn)有的教育資源發(fā)揮到極限。追求經(jīng)濟效益,維持學校運作無可厚非。但長遠之計難道不是同時提升軟、硬件配套,通過保證平均教育質量來維持持久的市場競爭力嗎?

 

陸生也好,其他民眾也罷,在這個浮躁的信息爆炸時代,“交流”的質比量更重要。很多時候要有掏心掏肺的“交流”,才能帶來一點難能可貴的“理解”。

 

陸生不過是兩岸關系之下的小小一環(huán),對整體政策不會有太大影響,前景如何更多只能期待大環(huán)境的改變。不過,目前這種困局是該帶來一些有意義的反思了。否則,就算兩岸回暖,臺灣還有多少吸引陸生的底氣呢?(作者為臺灣大學政研所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