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藝術展首進臺灣高校

敦煌文化藝術展首進臺灣高校

臺北觀眾參觀敦煌文化藝術展。

 

反彈琵琶、千手千眼觀音、西域商隊……一幅幅珍貴的敦煌莫高窟壁畫令臺北的觀眾連連稱贊。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敦煌研究院和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近日在臺北的臺灣師范大學拉開序幕。

 

首次走進臺灣高校

 

地處大漠的敦煌石窟,記錄著中華文化千年的美術工藝和宗教信仰,也承載著絲綢之路上東西方的文化和風情。主辦方認為,敦煌石窟的價值與意義,除了美術工藝、宗教信仰之外,也在于它歷經(jīng)千年歲月所積累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符號。用今天的視野來看,敦煌石窟憑借其豐厚內(nèi)涵,讓后人得以一窺歷朝歷代的建筑樣式、天文歷法、交通工具、婚嫁禮儀、喪葬習俗等多項內(nèi)容的圖像資料,彌足珍貴。

 

主辦方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于廣大臺灣觀眾而言,敦煌文化充滿著神秘的氛圍和浪漫的情懷。此次展覽是兩岸恢復往來30年后,以敦煌石窟為主題的展覽首次走進臺灣高校,可謂內(nèi)容珍貴,意義不凡。考慮到反響熱烈,展覽將先后在臺灣師范大學、屏東大學和中興大學展出,遍及臺灣北、中、南3所高校。

 

創(chuàng)新展示千年文化

 

展覽以“漫漫絲路”、“莊嚴佛宮”、“敦煌萬象”及“沙漠瑰寶”4個單元來介紹敦煌石窟的文化藝術。其中,“漫漫絲路”以照片、圖表等形式介紹絲綢之路起源和佛教發(fā)展簡史;“莊嚴佛宮”展現(xiàn)了敦煌石窟最具代表性的數(shù)十幅壁畫,包括故事畫、尊像畫、經(jīng)變畫、供養(yǎng)人像和裝飾圖案等,向觀眾介紹其美術形式、壁畫分類及佛教典故;“敦煌萬象”介紹通過壁畫所折射的各個朝代的世俗生活風貌;“沙漠瑰寶”則詳細解釋了敦煌石窟的制作工藝、繪制材料和開鑿因緣。

 

此次陳列的雖是千年文物,觀賞起來卻一點也不枯燥。記者在展廳中看到一位來自臺灣師范大學美術系的同學正在用毛筆認真勾畫著佛手圖案。“這個展覽很有意思,可以親自畫一畫,體驗壁畫的線描演變。”她告訴記者說。

 

據(jù)了解,為迎合臺灣年輕人的觀展偏好,主辦方制作了4段影片在展場循環(huán)播放,分別介紹敦煌今貌、巖彩顏料制作流程以及“舍身飼虎”“降魔成道”經(jīng)變畫的觀賞方法。此外,每件展品的旁邊都有一個二維碼。觀眾掃描后,手機中就能顯示文字、圖片和動漫的佛教故事。新穎的形式受到觀眾的好評。

 

開辟兩岸交流新路

 

觀眾李女士告訴記者:“文化應該向下扎根,臺灣年輕人應該從中華文化中去認識自己的成長背景以及未來所系。因此,敦煌文化展走進臺灣高校有非常現(xiàn)實的意義。”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聯(lián)絡部部長陳愛民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敦煌文化這樣的展覽,保護我們共同的歷史記憶,守望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和文化血脈。這是海峽兩岸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的責任和使命。”

 

“中華文化延續(xù)數(shù)千年,始終在世界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前兩岸關系面臨不確定性,文化交流所扮演的角色和責任就更加重大。”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沈慶京說,“希望未來能擴展到更多學校,并開展敦煌文創(chuàng)大賽、兩岸青年敦煌行旅等創(chuàng)新活動,讓兩岸年青人一起學習研究敦煌藝術,共同感受中華文化之美,用敦煌展覽來開辟一條兩岸交流新路。”(人民日報記者 趙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