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政界遇冷選民不支持 “安倍經濟學”窮途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05-16 15:14:3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綜合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2年底上臺后,誓言要通過推動“安倍經濟學”,以“三支箭”挽救積弱已久的經濟,不過始終未見成效。分析稱,雖然安倍力推改革,但無論是政治集團還是商界都予以冷待。在利率愈來愈低、企業(yè)吝于加薪和債務增加的趨勢下,日本人多年來存儲下的財富未見合理回報,未來更可能進一步縮水。
日本央行今年初推行負利率政策,原意是令日元貶值,推動出口上升。豈料日元匯率自今年1月至今上升了10%,日本也未能走出通縮困境。政府為刺激經濟而大肆舉債,日本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至2.5比1。
政府和央行提振經濟不力,向企業(yè)界求救,希望企業(yè)受惠于日元匯率帶動出口之后,提升員工薪酬。然而大企業(yè)卻不領情,以經濟前景仍未明朗、信心不足為理由,寧可繼續(xù)固守大量現(xiàn)金。
除了企業(yè)界不支持安倍,就連執(zhí)政自民黨和選民也不買賬。安倍想開放農業(yè)、能源和醫(yī)療產業(yè),并改革僵化的勞工市場,讓女性和外國勞工參與。然而既得利益集團群起反對,安倍政府害怕得罪傳統(tǒng)勢力,尤其是自民黨票倉的農業(yè)界,會導致選舉失利。至于增加政府開支,安倍也面臨財政保守派的阻力,對方提出增加消費稅并減少政府債務。
當局千方百計推高通脹之際,有意見認為這是“一場錯誤的戰(zhàn)爭”,稱量化寬松絕非良策。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物價下降主要源于三大因素︰上世紀經濟泡沫爆破后的調整、人口急劇老化,以及國民對經濟前景缺乏信心。因此,通縮是經濟弊病的結果,而非成因,當局的政策完全是本末倒置。
也有分析師認為,通縮并非百害而無一利,日本當務之急是保存國民在以往經濟好景時所累積的財富,物價下降有助提升存款的未來價值,使老人和依靠固定收入的人士生活更充裕。相反,濫用量化寬松和政府開支,將令社會以后承受更大重擔。
日本在野民進黨黨魁岡田克早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也發(fā)出警告,稱央行如果繼續(xù)減息,只會令日本“走入絕路”。他又指安倍過于依賴金融及財務政策,忽視結構改革“‘安倍經濟學’沒有結果,民生未因此改善,公眾不會再抱有期望”。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xiàn)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沈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lián)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yè)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jié)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