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早接受“九二共識”是上策

臺灣民進黨5月8日發(fā)表聲明,表示將派人出席世界衛(wèi)生組織大會(WHA),但參加會議是一回事,世衛(wèi)邀請函上所寫的“2758號決議文”和一中原則卻是另一回事,兩者并無關聯(lián)。9日,島內(nèi)輿論對民進黨這一自欺欺人的言論作出批駁,并奉勸民進黨早日面對“九二共識”,方可避免更大的危機。

 

不妨對照陳水扁時期

 

民進黨宣稱參會和承不承認一個中國是兩碼事,但實際情況是,臺灣自2009年以來得以參與世衛(wèi)大會,就是大陸基于“九二共識”而釋出善意,所作出的特殊安排。

 

臺灣媒體人孫揚明9日撰文指出,雖然臺灣不愿承認,但聯(lián)合國在處理相關兩岸議題時,2758號決議文的確是最基本的方針。他舉例說,當年陳水扁時期臺灣遞交給世衛(wèi)組織(WHO)的函件,被人在周五下班時從門縫中塞回來;同樣在陳水扁時期,臺灣申請加入聯(lián)合國的函件遭到聯(lián)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一致否決。

 

孫揚明認為,聯(lián)合國2758號決議文所形成的權力意志與民進黨的訴求和需求完全相悖,是很清楚的。

 

《聯(lián)合晚報》冷眼集評論文章指出,臺灣能夠參與世界衛(wèi)生大會的活動,是在兩岸政治諒解下才能順利進行,并非因為臺灣主張自己有權利,世衛(wèi)大會就邀請臺灣。即將上臺的民進黨當局沒有與大陸取得政治諒解,僅寄望于美歐相助,終究不是辦法。若臺灣屢屢將兩岸爭議鬧上國際舞臺,難免遭人譏評是麻煩制造者,也影響臺灣追求國際參與的正當性。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9日撰文表示,臺當局在退出聯(lián)合國后,即失去所有國際政府間組織的參與權。除非民進黨認為臺灣已經(jīng)是獨立國家,否則2758號決議文所揭橥的“一中代表權”與臺灣當局就絕對有關。

 

如果民進黨在會場折騰

 

此次WHA仍然邀請臺灣方面,可說是大陸給并未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當局一個下臺階的機會。但民進黨卻并不領情,其所謂的準“行政院”發(fā)言人童振源還對大陸的“政治干擾”表達了嚴正抗議,一干民進黨“立委”則控訴大陸“打壓”、給蔡英文“穿小鞋”。

 

島內(nèi)學者表示,如果民進黨真的參加了世衛(wèi)大會,并且在會上抗議,后果將很嚴重。張亞中指出,民進黨新當局目前的策略是先表示“不接受WHO秘書處的立場”,并可能在出席WHA時,在會內(nèi)或會外表達抗議。過去國民黨當局雖然也會表達自己的立場,但那是在“九二共識”基礎之上的表達。如果民進黨抗議的基礎是不接受一中原則,那么新當局等于向國際社會宣告,不接受WHA及其他國際組織中有關一個中國原則的規(guī)范,也等于告訴大陸,未來4年民進黨當局都不接受“九二共識”。

 

臺《中國時報》9日的社論指出,蔡英文新當局如果延續(xù)過去的思路,在今年的WHA正式場合中做類似的立場宣示,那就會給大陸充分的證據(jù)來證明民進黨在以實際行動破壞兩岸現(xiàn)狀。許多大陸的友邦會表態(tài)支持一中原則和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論述,那時新當局將更加疲于應對。

 

孫揚明認為,如果民進黨仍舊堅持其處理兩岸問題的認知、方式與意識形態(tài),將會面臨鎖臺和被鎖的困境,并且與國際概念發(fā)生沖撞,“當然,其中犧牲最大的是臺灣人民的利益。”

 

終究繞不過“九二共識”

 

WHA難題或許只是民進黨推倒的第一張骨牌。臺《聯(lián)合晚報》9日的評論文章指出,如果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包括9月的國際民航組織、11月亞太經(jīng)合組織會議等,就得被迫一直采取危機處理的方式。

 

民進黨至今意識不到,“九二共識”其實是最務實的選項。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表示,WHA邀請函附加上2758號決議,有“敬酒不吃,只好改吃罰酒”的意味——如果民進黨拒絕接受還有模糊空間的“九二共識”,那就準備接受更明確的2758號決議。

 

郭正亮說,如果新執(zhí)政當局連2758號決議都可以考慮有條件接受,對于相對模糊、更有解釋空間的“九二共識”,為何不能有條件比照處理,反而一定要反對到底?這恐怕才是新當局必須回答的問題。

 

 

民進黨早接受“九二共識”是上策

 

 

《中國時報》社論說,長遠地看,這次事件表明一中原則終究繞不過去,蔡英文與其每次做這種危機處理,不如明確說出兩岸非國與國關系,特別是借這次WHA場合聲明對聯(lián)合國相關決議的尊重,既照顧大陸關切,又為自己贏得回旋空間。

 

張亞中表示,民進黨長期以來在兩岸問題上的精心操作,否定“九二共識”,刻意誤解一個中國原則的作為,終究要面對國際政治與兩岸現(xiàn)實的檢視。“民進黨要了解,‘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中的憲法,執(zhí)政黨沒有主張‘臺獨’的自由。知錯能改、懸崖勒馬并不可恥,反而是負責認真的大勇行為。”

 

(本報臺北5月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