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42香港大營救” 茅盾化裝成難民撤離

中新網(wǎng)9月6日電 香港《大公報》6日報道說,香港以其特殊的地位,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曾經(jīng)為中國和國際反法西斯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香港淪陷后,香港地下黨和抗日武裝共同營救出文化界知名人士、愛國民主人士,連同國際友人及其他人士共800多人,被茅盾稱為“抗戰(zhàn)以來最偉大的‘搶救’”。

 

報道說,日軍占領(lǐng)香港后,危難當頭,數(shù)封抓捕文化人士的密令急發(fā),八方潛伏,蛟龍齊動,封鎖嚴密,危機四伏。

 

報道援引中央電視臺拍攝的紀錄片《1942香港秘密大營救》描述,為了幫助受困的文化人士盡早脫離虎口,臨危受命的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前身)開辟了陸路和海路的交通線,將文化人士夾雜在難民中間,混過日軍檢查哨。

 

于是,鄒韜奮、茅盾等人化裝成難民,有的身背一袋小米,有的身穿破舊的衣服,把眼鏡、鋼筆這些容易暴露知識分子身份的東西都藏了起來。在交通員的帶領(lǐng)下,撤離香港,沿途一直有武工隊提供武裝護衛(wèi)和掩護。

 

在營救途中,不僅行程艱辛,還要瞞過敵人,通過關(guān)卡、哨崗。

 

營救工作主要從兩路進行,一路從香港偷渡到九龍,再轉(zhuǎn)移到東江游擊區(qū),另一路從香港經(jīng)長洲島偷渡到澳門或廣州灣,再分別從廣東境內(nèi)進入桂林。

 

這場大營救歷時200天,行程萬里,遍及十余省市,共營救出愛國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及其家屬800余人,被茅盾先生稱之為“抗戰(zhàn)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