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三伏”最早文字記載于南北朝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8-14 10:43:12 | 來源: 人民網(wǎng) |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tǒng)稱,分別對應著夏至以后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和立秋以后的第一個庚日。古籍認為這是一年中最炙熱的三天。“三伏”每年的日期不固定,通常出現(xiàn)在陽歷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間。
“貼三伏”療法又名天灸,最早文字記載見于南北朝,明代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也介紹了天灸療法可以“截瘧”。具體的藥方源自于清代人張璐,在其所著的《張氏醫(yī)通》中記載,以麻黃、白芥子、甘遂等辛溫散寒的藥為主,研成粉末貼于穴位上。按照中醫(yī)的說法,庚屬金,與肺相配,“三伏”之日人體陽氣最盛,將藥膏貼于后背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可提升陽氣,達到“冬病夏治”。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昆山兩岸主題金融改革試驗區(qū)4年落地71項創(chuàng)新成果2024-10-31
- 中國航天員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氣從哪兒來?2024-10-31
- 島內(nèi)輿論:期待未來有來自臺灣的航天員乘著神舟逐夢2024-10-31
- 前三季度進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跨境電商,助力中國品牌出海2024-10-30
- @在閩臺胞 一批惠臺利民政策措施值得關注 涉及四方面17條2024-10-29
- “我為臺胞辦實事”推進活動在京舉行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