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軍接地氣“語言”拉近與臺灣民眾距離

25日,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抵達臺灣,他用一句閩南語“大家好”,開啟了他的首次臺灣之旅。

 

65年的路,走了3個小時。這條“路”之曲折,之艱難,從1949年至今,還沒有人能找得到出口。所以,這一次,張志軍要用他獨特的方式,去探索前路。

 

“他的身段很柔軟。”在海峽論壇兩岸特色廟會上,臺灣導(dǎo)報記者林獻元通過近距離觀察,得出了自己的結(jié)論。林獻元說,張志軍與臺灣攤主的對話,反應(yīng)很快,有急智,也有幽默感,“博感情的方式很贊”。在那一次的廟會,他甚至現(xiàn)場跳起高山族舞蹈,舞步合拍,表情愉悅,仿佛就是一個臨時起意的大陸游客。

 

如果說廟會上的接觸是一次熱身的話,到了臺灣的張志軍,更是把這種親民的風(fēng)格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在汐止,他抱起托育中心的幼兒,送幼兒一個熊貓玩具,感嘆說“我還沒有孫子”,顯露出慈祥的長者風(fēng)范;在厚德活動中心,他與人群搭手合影,祝跳舞媽媽們“今年20,明年18”,像眾人熟悉的鄰里街坊;在五股維格鳳梨酥夢工場,他大方試吃鳳梨酥,還用閩南語大贊“好呷”,真性情表露無遺;在烏來,他穿上泰雅族服裝,融入歡樂的人群……肢體的接觸,眼神的交流,遠比用嘴說出來的話要讓人感受更深切。這一次,張志軍用他豐富的“語言”、獨特的人格魅力,拉近了與臺灣基層民眾的心理距離。

 

這種張氏“語言”,是臺灣民眾“聽”得懂,并樂意傾聽的。

 

接下來,他還將走向田間地頭,并將大家的眼光引向霧峰林家,這個流淌著抗日愛國熱血的大家族,引領(lǐng)大家追憶兩岸共御外辱的歷史,發(fā)掘民族共同的記憶。

 

這樣的身體力行,舉重若輕,是最行之有效的交流方式,潤物無聲。

 

張志軍27日參訪高雄行程

 

08:40 參訪中都濕地

 

09:15 與高雄市長陳菊會面

 

11:50 參訪小林村、杉林區(qū)木瓜果園

 

15:30 參訪佛光山

 

17:00 參訪義守大學(xué)并與學(xué)生座談

 

19:30 國臺辦與陸委會茶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