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地道“港味”

港澳在線: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地道“港味”

古老的粵劇因“入遺”煥發(fā)新風采。 資料圖

 

什么是地道“港味”?是蘭桂坊的活色生香,還是維多利亞港兩岸的流光瀲滟?是周星馳式的無厘頭,還是古惑仔的江湖情?是菠蘿包,還是港式奶茶?都對,卻不全。長洲太平清醮、中秋大坑舞火龍、大澳端午龍舟游涌、粵劇、涼茶……這些穿越歷史風塵而來、“煙火氣”十足的傳統(tǒng)文化、習俗,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杰出“代表”,雖大多不為外人熟知,卻是地道“港味”的鮮活體現(xiàn)。

 

中式嘉年華:

 

傳承百年 歷久彌新

 

打開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網(wǎng)站,首頁頭條是2014長洲太平清醮重頭戲“包山嘉年華”的活動預告。長洲,這個位于港島西南海域、面積約3平方公里的小島,環(huán)境清幽,民風淳樸,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因太平清醮而沸騰。“醮”,為祭祀之意,相傳清中葉長洲瘟疫盛行,居民設壇拜祭,求神明保佑,疫癥才得消除。當年,島上的北帝廟前會搭建三個掛滿平安包子的包山以為祭壇,居民相信這些包子能保一家平安,所以“醮”期后每個氏族都會派人搶包,漸漸發(fā)展為現(xiàn)在的“搶包山”比賽,成為長洲太平清醮的高潮,“包山節(jié)”由此得名。節(jié)慶期間,島上舞龍舞獅鑼鼓喧天,“搶包山”比賽、飄色會景巡游精彩紛呈,吸引上萬民眾和游人參與,熱鬧程度尤勝農歷新年,還被美國《時代周刊》雜志網(wǎng)站選為“全球十大古怪節(jié)日”之一!

 

2011年,長洲太平清醮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它一起上榜的香港“非遺”項目還有端午節(jié)大澳龍舟游涌、中秋節(jié)大坑舞火龍、中元節(jié)潮人盂蘭勝會。這些有百年歷史,源起于消災滅瘟、祈求平安的中式嘉年華,在香港這個國際化大都市與各類舶來的洋節(jié)和諧共存,成為香港中西合璧、古今融匯的最佳注腳。

 

端午節(jié)來香港,除可觀賞維港聲勢浩大的國際龍舟賽事外,還可到大嶼山的大澳,看看香港獨有的龍舟活動——游涌。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大澳鄉(xiāng)民都會劃著龍舟,拖著載有神像的小艇“神艇”,巡游各水道間,并沿途焚燒寶燭;棚屋居民則朝著龍舟拜祭,祈求合家平安、驅除疾病,游涌儀式過后便是展現(xiàn)力與美的龍舟競渡。

 

觀賞大坑舞火龍,則無需舟車勞頓到離島,因為大坑村就在繁華的銅鑼灣商業(yè)區(qū)附近。中秋節(jié)前后一連三晚,鑼鼓聲中,一條長67米、插有逾萬枝線香的火龍在300人手中飛舞翻騰,平日寧靜的巷陌頓時煙香繚繞、火光閃爍,充滿生氣!

 

香港中元節(jié)潮人盂蘭勝會,是潮汕人文風俗的傳承,歷經歲月流轉,已經不復“鬼節(jié)”的陰森。香港現(xiàn)有潮籍人士120多萬,他們所辦的盂蘭勝會,從農歷七月初一開始到七月底,活動包括祭祀、燒紙錢、派平安米、福物競投、神功戲演出等。

 

粵劇與涼茶:

 

古韻悠揚 藥香沁脾

 

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上,還有兩項香港與廣東、澳門聯(lián)合申報的項目——粵劇、涼茶,其中粵港澳聯(lián)合申報的粵劇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與中式嘉年華的熱鬧喜慶不同,粵劇與涼茶以其古樸的韻味和趣致裝點著這座水泥森林。

 

“落花滿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薦鳳臺上……”,在香港,無論是影視明星還是流行歌手,無論是耄耋老人還是黃口小兒,對粵劇《帝女花》中的著名唱段都能來上幾句,粵劇名伶羅家英等也跨界發(fā)展,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泟≡谙愀?,歷經多年發(fā)展,有其自身的特色與光華,曲高和不寡,知音眾多。在老戲院、在大戲棚,在人山人海的廟會,在電視熒屏,一出出經典劇目、一個個經典唱段在上演,那唱不盡的酸甜苦辣、演不完的悲歡離合,是香港人心中難以磨滅的集體記憶。

 

與所有的傳統(tǒng)文化一樣,粵劇在香港也面臨流行文化的沖擊,但總體生存狀況良好。除了群眾基礎深厚之外,回歸后特區(qū)政府在保存、推廣及發(fā)展粵劇方面所作的努力也功不可沒。特別是“申遺”成功之后,特區(qū)政府加大了支持力度,著力營造有利粵劇發(fā)展的文化生態(tài)。民政事務局多次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興建粵劇專用場地,資助了多項藝術教育、社區(qū)推廣及觀眾拓展計劃。

 

為了讓有“南國紅豆”之譽的粵劇后繼有人,香港社會各界也付出了很多心力。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推出“粵劇小豆苗”計劃,引導學生認識、欣賞粵劇文化。位于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里設置了“粵劇文物館”,館藏粵劇文物23000多項;里頭還特意搭制了一個戲棚,讓觀眾置身其中,即可感受粵劇的魅力。

 

對粵劇的由衷喜愛,代表著香港人的藝術品位。對涼茶的不離不棄,則彰顯了香港人的生活智慧。每當感冒初起、喉嚨痛、長痘痘的時候,香港人都會去涼茶鋪喝杯涼茶。涼茶非茶,是一系列中國傳統(tǒng)藥用保健飲品的統(tǒng)稱,在氣候濕熱的香港,常見的涼茶都有清熱祛濕的療效。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涼茶鋪大都設有點唱機、電視機,成為街坊消閑的地方。如今,涼茶鋪的密度雖然已大不如前,但涼茶在香港人的生活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中環(huán)的兩家涼茶老店“春回堂”和“公利真料竹蔗水”依然生意興隆,貪方便的年輕人則愛到超市或便利商店購買瓶裝涼茶,方便隨時隨地飲用。

 

非遺大盤點:

 

理清家底 重點扶持

 

彈丸之地的香港,究竟有多少可稱得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東西?2009年8月,香港康文署委聘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開始進行全港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普查工作小組廣泛研究和實地考察了700多個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個案,并根據(jù)普查結果、參考專業(yè)意見,于2013年6月提交了一份建議清單,共包括五大類477個項目。香港康文署就此清單展開了公眾咨詢。咨詢結束后,當局將結合專業(yè)委員會的意見,編制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客家山歌、舞龍舞獅、謎語、春秋二祭、點燈、盆菜……香港非遺普查的項目十分廣泛,涵蓋香港人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港府希望通過普查和編制清單,理清家底,以加強宣傳、保存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清單還可為政府提供參考依據(jù),對具有高度重要性和瀕危的非遺項目進行重點扶持。

 

“大都會、小地方,四面八方來的人”,香港特區(qū)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這樣描述香港。他說,普查完成后,相信大家都會為這個城市能保存這么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驚訝。然而許多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已經老去,項目有失傳隱憂,為普查傾注大量心力的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主任廖迪生十分擔心。普查團隊認為,需要營造一個欣賞及接受傳統(tǒng)技藝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改變人們“傳統(tǒng)”即是“落后”的成見。編制清單只是第一步,非遺保護,香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