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隨筆:“請不要相信這人的話!”——德國的冷記憶與熱反思

新華社柏林2月19日電隨筆:“請不要相信這人的話!”——德國的冷記憶與熱反思

近日,與德國一商人談及納粹歷史,竟話不投機。商人未否認納粹罪行,但稱勝王敗寇,勝者撰寫的歷史存在偏頗。商人去后出現(xiàn)意外情況:鄰桌一名看上去十六七歲的德國姑娘走到記者面前很認真地說:“請不要相信這人的話!”姑娘小小年紀竟這么有歷史責任感,記者感嘆不已。

商人和姑娘截然不同的歷史觀,可作為德國人近年來對納粹歷史兩種態(tài)度的寫照。前一種人在德國社會屬少數(shù),他們以種種借口試圖減輕德國人的歷史負疚感,想早日終結那段沉重的歷史記憶。而德國政界、學界和民眾間的主流思想,則是記憶不能終結,不斷反思過去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未來。

德國認真檢討歷史已成為國際榜樣。但戰(zhàn)后近70年,德國人的反思之路也走得曲曲彎彎,反思現(xiàn)狀也不無挑戰(zhàn)。

戰(zhàn)后的20年被一些歷史學家稱為德國反思的“沉默時代”。盡管戰(zhàn)后無論在東德還是西德,都進行了“去納粹化”清洗,不允許納粹分子擔任公職,但當時的德國人仍受納粹意識形態(tài)影響,很多人對納粹分子抱有同情,對第三帝國大屠殺等罪行不了解或不愿了解。1953年,甚至有129名前納粹黨員通過民選,當選西德聯(lián)邦議院議員。

直到1963年底,西德開始審判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犯下大屠殺罪行的黨衛(wèi)軍軍官,納粹大屠殺暴行首次進入德國廣大民眾視野。1968年的學生運動,更是打破了德國戰(zhàn)后一代的集體沉默,掀起了一輪歷史反思的浪潮。

因參加反法西斯抵抗運動被迫流亡的社民黨人維利·勃蘭特,1969年當選西德總理以及他在波蘭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的“驚人一跪”,為德國檢討戰(zhàn)爭歷史翻開了新篇章。之后的70年代和80年代,德國學界對納粹攫權、獨裁、二戰(zhàn)爆發(fā)根源以及大屠殺等課題展開了深入研究。但是,當時為納粹辯解的想法在聯(lián)邦德國民眾中仍有相當影響。

在此背景下,西德總統(tǒng)魏茨澤克于1985年5月8日歐戰(zhàn)結束40周年之際發(fā)表里程碑意義的講話,強調“誰不反觀歷史,就會對現(xiàn)實盲目。誰不愿反思暴行,將來就可能會重蹈覆轍。”

之后,德國人對納粹歷史的反思進一步拓展,并于90年代中期開始觸及敏感話題:第三帝國國防軍對猶太人、戰(zhàn)俘和被侵略國平民犯下的罪行。圍繞這一話題的激烈爭議幾乎涉及德國每個家庭,撼動了德國不少人存有的“納粹暴行與我無關”的想法。

近十幾年來,德國的歷史反省逐步面臨人口老化的挑戰(zhàn)。越來越多戰(zhàn)爭親歷者老去,戰(zhàn)亂的親身體驗和痛苦回憶逐步讓位于年輕人從教科書、集中營紀念館、紀錄片等處獲得的間接經驗。對納粹罪行不斷深化但又常有爭議的“熱”反思,逐步讓位于已規(guī)范化但又不再那么感情糾結的“冷”記憶。

由于自身沒有歷史包袱,如今的德國年輕人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愿意坦誠看待納粹歷史,他們愿銘記納粹罪行,同時又希望德國被視為一個正常國家。

可即便如此,眾多德國學者依然認為,鑒于納粹德國犯下的滔天罪行,德國在可預見的將來很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正常國家,戰(zhàn)爭之罪塵封幾十年之后德國的反思仍在進行。

去年3月份德國電視二臺播出《我們的母親,我們的父親》二戰(zhàn)反思三部曲曾引起熱議,不少上文提及女孩那樣的德國年輕人在接受電視采訪或網上留言時問出這樣一些問題:為什么我的祖輩對自己戰(zhàn)時的所作所為始終保持沉默?為什么只聽到集中營幸存者的傾訴,而鮮見當年肇事者和追隨者站出來反省?

有疑問就有希望,有深刻反思才會避免重蹈覆轍。(完)